號稱可延年益壽、止咳化痰、助消化!威士忌以前竟是醫界萬靈丹?還被稱為「生命之水」!

威士忌一開始不是讓人直接飲用的,從醫療用途、保存香水到製作火藥球,都有它的分!(圖/pxhere)

蘇格蘭威士忌產業從萌芽至今500 多年,歷經多少雨雪風霜而堅實茁壯,可預期的是接下來仍不會停下邁進的腳步,因為那不僅僅是我們杯中琥珀色的液體,而是500 多年來的文化與精神。

啟蒙及私釀——蘇格蘭威士忌簡史1494 ∼ 1725

根據歷史文獻,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 1133 ∼ 1189)率領軍隊進攻愛爾蘭時,便注意到當地人以穀物為原料蒸餾出「usquebaugh」烈酒。又有學者提出語源根據,認為這項技術間接從印度傳到愛爾蘭,但更可能來自西班牙或義大利,因為「acqua vita」或「aqua de vite」指的便是這些國家從葡萄中萃取的精華。由於當時的修道院是科學知識中心,也是醫學的發源地,合理推測應與僧侶的遷徙移動有關,但到底如何從愛爾蘭傳到蘇格蘭則無從追尋。

◊ 著迷於醫學和科學的詹姆士四世

有關蘇格蘭威士忌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在1494年的《蘇格蘭財務卷》(Exchequer Rolls of Scotland)中發現:「...eight bolls of malt to Friar John Cor wherewith to make aqua vitae」。John Cor是一名天主教修道士,接受英王詹姆士四世的命令,以約合今日500公斤的麥芽製作生命之水。詹姆士四世著迷於醫學和科學,500公斤重的麥芽分量不大,推測國王的命令只是進行某種科學實驗,而且15世紀晚期的蒸餾技術仍不成熟,加上設備簡易,可以想見當時的威士忌不僅強烈,對人體有害,主要用途可能只是在保存香料、調製香水或是醫療用草藥,甚至用於製作火藥球。有關後者,1540年的國庫帳本中記載了一條為製造火藥而購買生命之水的帳目,這種特殊用途,可能便是後來用於量測酒精強度的單位「酒度proof」的最初來源。

蘇格蘭愛丁堡的「外科及理髮師協會(The Guild of Surgeon Barbers)」於1505 年取得製作威士忌的獨占權,反映出當時的威士忌純粹只是醫療用途,不過咸信除了止痛之外,同時也被當作享樂飲用,因為當詹姆士四世於1506年造訪蘇格蘭高地首府Inverness時,留下文字記載「For aqua vite to the King......」,暗示著威士忌已普遍飲用。Raphael Holinshed 在《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Chronicles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Ireland, 1577)一書中,描述適度飲用愛爾蘭的生命之水可「延年益壽、常駐青春、幫助消化、止咳化痰、排解憂鬱、強心健體、放鬆心情、提振精神、治療水腫,還可預防暈眩、眼花、口齒不清、牙齒打顫、喉嚨沙啞、胃部翻攪、心臟腫脹、乾嘔、腸胃脹氣、雙手發抖、筋骨萎縮、血管塌陷、骨骼痠痛與骨髓疾病」,堪稱當時的萬靈丹。 (相關報導: 威士忌加水喝,就不純了嗎?內行人點破迷思:有一種風味,真正懂酒的人才能體會… 更多文章

◊ 亨利八世休妻竟導致蒸餾技術外流民間

16世紀以前,蒸餾的技術和理論均掌握在教會僧侶手中,直到英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與羅馬教皇反目,一怒之下推行宗教改革,並於1545年解散教廷在國內的修道院,自己成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在此種情形下,僧侶被迫離開修道院,他們除了釀酒技術之外一無所有,所以將製作啤酒及蒸餾技術拓展到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