駡人解決不了問題,但找不到辦法時,開駡的確是很好的辦法,一來發抒情緒,二來放鬆解決不了問題的無力感,三來可以推卸責任,好一點搞不好駡的對象聽入耳,還有機會解決問題。駡人可以是一種藝術,即使藝術未達,也必須是一種技術(手段),既要有目標,還要有目的,漫無目標目的開駡,就是無聊了。
二個月前,譚德塞的維基百科被加上「中國豬」
在政治上,駡人,某種程度還是民主運作的日常,就此而言,台灣堪稱前段班的「資優生」;相形之下,世衛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顯然非此中高手,段數遠遠瞠乎台灣之後,他憋了三個月,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川普砲轟世衛組織「以中國為中心」的「錯誤方式」處理疫情時,「意外」開飆三分鐘,指控台灣網民以種族歧視的字眼攻擊他三個月,而台灣政府(外交部)並未切割這樣的攻擊。
譚德塞開駡,惹得府院黨三路齊發,被點名的外交部更連發三推澄清兼反擊,連反對黨─國民黨立委都齊聲回擊:「譚德塞就是該駡!」
譚德塞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引爆台灣不能參與國際組織,積累經年的委屈和怒火,短短三分鐘的「指控」,破綻百出,著實不容易,這顯示全球疫情此消彼長收束不易的壓力,幾達炸鍋的地步,第一,駡他的是美國總統,他拿台灣外交部「開涮」,就是柿子挑軟的吃,偏偏台灣在國際組織再吃癟,從來不是也不肯當軟柿子;第二,他指控三個月前就遭到攻擊,大概是被逼急了,三個月前的台灣,剛結束總統大選,準備過農曆春節,防疫在台灣的確超前部署,但還沒超前拿世衛組織當靶子;第三,網民是否用了歧視語言開駡?不能講沒有,二月初譚德塞的維基百科還被改成「我是中國衛生組織總幹事」,甚至加上「中國豬」三個字,WHO被改成CHO,但這與「政府發動」相距何其遠,更重要的,民主國家、講究言論自由的社會,政府不能隨意控管或壓制人(網)民言論。

黃重諺半夜臉書發文開駡:這是武漢腦炎嗎?
台灣人或台灣「政府」有沒有攻擊世衛組織或譚德塞呢?當然有!但凡世衛大會召開,台灣却參與不了,必然行禮如儀年度一駡,主駡中國兼及控訴世衛組織;這一波疫災當頭,蔡英文總統不只一次呼籲世界正視台灣共同防疫的作用,但這當然不是「攻擊」;「駡人」的是具有公衛背景的專家、副總統陳建仁,但副總統連續開駡是三月的事,批評世衛宣布肺炎疫情已是全球大流行太晚、公布致死率高是製造恐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改變世衛從秘書長開始…,但不論是臉書發文或者接受專訪,無不有憑有據有專業數字為基礎,可以接受公評,基本與歐美醫療專家意見並無二致。 (相關報導: 徐勉生觀點:蔡總統能讓台灣重返世衛嗎? | 更多文章 )
外交部長吳釗燮有沒有「開駡」呢?有!那是因為一月底華航遭義大利「禁航」,情急之下召開國際記者會,指控這是世衛組織吹捧中國防疫,疫情報告竟把台灣納入中國一省,成為「中國疫區」之故,但也沒有任何歧視言論,最重的話不過就是「這些人是住在平行時空?是在說哈囉嗎?」不過,事後諸葛,還好禁航,不然境外移入案例可能又要暴增,此刻全球防疫,各國多半邊境管制,義大利不禁,我方是否敢飛都有問題,萬一疫後復航無望,吳釗燮還得捲起袖子再打一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