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二十大帶來臺灣經濟新機遇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的北京(AP)

兩岸二十大後中國發展願景政略將帶給臺灣經濟的新機遇與大挑戰,值得正視。

中共二十大決議「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願景與中國發展政略抉擇,勢將影響改變未來30年,即2049年,中國建政100年的中國新格局及其全世界政經社會實力地位,早已引起全世界主要國家高度矚目,並視為世紀大事;而國際視為極具「高度利益關係人地位」糾葛的臺灣與臺灣人,卻執意在「抗中反中」意識形態魔幻惡水渦漩中無以自拔,竟忽略不看不思不想,甚至連二十大後究竟臺灣的機遇與挑戰是什麼,也根本沒有輿論沒有眾議說談,對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臺灣機遇,亦無任何積極爭取的設想,更令人匪夷所思。

未來30年新征程的中國百年願景

這次二十大決議:中國將朝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

未來30年新征程,中國要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埋頭苦幹、擔當作為,以強烈歷史主動精神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代化,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行天下大道,與世界各國和睦相處、合作共贏,攜手創造世界的美好未來;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過去五年來,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中國新發展理念,致力高品質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穩步推進改革,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穩定社會大局,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爭,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未來30年新征程,將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牢牢把握新時代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以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作用,推動高素質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朝向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之發展。

2050前落實體現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邁步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品質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相關報導: 黃介正觀點:習近平新征程─必須戒慎,無須恐懼 更多文章

未來五年將是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在:突破經濟高品質發展,提升中國科技自立自強能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高「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居民所得成長與經濟成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力提高同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突顯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鞏固國家安全,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扎實平安中國建設;提高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在全球治理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