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首次納入中共黨章,引起台灣各界高度關注。學者普遍認為中共此舉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但長遠會加劇兩岸「邊緣政治」,令台海局勢升溫。
中共「二十大」通過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於涉台部分加入「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全面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
決議指出,充實上述內容「有利於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有利於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推進祖國統一,有利於推動構件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舊黨章對比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政治學者宋文迪(Sung Wen-ti)對BBC中文分析指,新黨章內容並無表明統一台灣的具體行動或時間表,但反映了中共更關注台灣問題國際化,以及外力介入的風險,他認為兩岸關係將進一步緊張。
宋文迪說:「之前的黨章在修辭上把台灣視為要團結的『同胞』,新黨章則強調台灣人民的潛在願望是要防範的『風險』。這可能只是語義之別,但作為指導性文件,它會削弱北京的溫和鴿派聲音,使其無法對台灣採取更多的和解措施,增加誤判和局勢升溫的風險。」
回顧5年前中共「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當事涉台部分用詞為「不斷加強全國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按照『一個國家丶兩種制度』的方針,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亞太研究國際博士課程的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向BBC中文表示,中共黨章新增的「反台獨」論述並不新鮮,只是反映了有關立場越趨「正式化」,但實際上沒有改變任何政策,也不構成對台灣更大的威脅。「相較之下,習近平連任第三屆總書記,未來很多年將持續威權統治,而他顯然有意對台武力升級,這比任何寫出來的文字更危險。」
兩岸處於「邊緣政治」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也對BBC中文說,中共新黨章涉台內容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是給中國內部的一個交代,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而「台獨」已成為中共隨時挪用的口號。「什麼是『台獨』?難道投票給蔡英文的815萬台灣人都是『台獨』?中共所謂的『台獨』就是,無論你做什麼都是你的錯。」
他認為台灣短期內沒有危險,但中共此舉將進一步激發台灣內部備戰,「越恫嚇台灣,台灣人就越堅強,結果適得其反,民進黨得票越多,雙方到了難以回頭的位置——文攻已經沒有用,就只能用武嚇。」
他解釋,兩岸正處於「邊緣政治」(brinkmanship),「兩邊不斷加碼叫囂,彼此恐嚇,一直推到戰爭的極限,台灣會與美國更近,中共會繼續軍機狂飛,但目前都還在同一個框架下,如果習近平推動下一個步驟就更危險。」
(相關報導: 二十大後「知台派」習家軍當家,台海更危險?學者警告:皮繃緊了 | 更多文章 )葉耀元指出,有三個因素會讓習近平武力攻台,第一是中國經濟衰退,要採取外部動作轉移內部矛盾;第二是中共黨內出現大量反對聲音,要用戰爭和戒嚴來消滅異己;第三是習近平無法掌握客觀信息,導致誤判。「現在中常委、政治局都是他的親信,他活在一個泡泡裏,有沒有人會跟他講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