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的亂象可以說是變化萬千,正同日前柯文哲市長表示台灣存在著不正常社會現象,而這些亂象中其中之一就是選舉候選人經常猶豫不決觀望情勢到最後才表態,這種現象實在很不好。因為當這些候選人拖到登記領表前幾天才決定,往往讓選民對於這些檯面上的候選人認識時間不夠久,了解不夠深。甚至容易創造民粹操控選舉大盤與趨勢走向。而很多意識形態和既定印象使得選民對於這張票該蓋給誰,已有先入為主的概念。
反觀為何候選人會採取拖延戰術?原因整理下列幾項:
- 越早表態怕被對手挖出秘辛,狂追猛打情況。
- 拖延到登記前表態,可以縮減人事、時間成本,大幅降低選舉開銷。
- 用時間換取盟友支持或是利益關係人當作談判籌碼。
所謂「棒打強出頭」,而本身候選人對於選舉表態猶豫不決現象是不正常。所謂正常現象應該提前表明參選意願,而以上問題都能在正常方式下解決:
第一項問題候選人本身就應該接受全民檢視不能說因為害怕被挖出秘辛或是怕被攻擊就不敢太早露出頭。
第二項選舉成本應該改變文宣方式與降低不必要的開銷,不一定說砸大錢就能獲得選舉效果,理智民眾有自我判斷的能力。
第三項私下相授或是密室協商本身就有很大問題,台灣人民要的是公開透明的選舉,而不是因為選舉交易下淪為犧牲品。

以往經驗延遲表態的不正常選舉情況,導致選後又出現三種情況:
第一項問題延伸候選人在選後問題才一一浮現,人民對於候選人的不信任引發罷免或抗議現象。
第二項問題延伸候選人在選前已經花了不少金錢開支,而這些成本通常在候選人當選後執政者或參政者就會想盡辦法把它賺回來,等價利益交換最後受傷的還是老百姓跟納稅人。
第三項問題延伸候選人政治誠信問題出現狀況,對於每次選舉都只考量到權謀問題,讓政治人物在台灣的誠信降低與人品受到考驗。
以上問題都是延遲表態參選產生的困擾,正確解決方式是提前表達參選意願,將好的政見提出來取代選舉不必要的廣告。因為提前表態離投票日一段時間可以做妥善安排,讓民眾對您的未來當選施政方向更明確的瞭解。在台灣選舉唯有風氣改變,才能真正選出有賢有德的政治人物來帶領人民走向更進步的發展。 (相關報導: 柯文哲批總統身旁人都貪污 韓國瑜加碼轟蔡英文:身邊人拱妳選總統,就是想繼續吃香喝辣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中華國際公共事務參與協會 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