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號召螞蟻雄兵力挺公投,9日戰場開往新北市新莊體育館,主辦單位號稱有2萬人,算是近日來最多人的場合。舉目所及,盡是動員來的群眾,大多是年長者,鮮少年輕臉孔,台下聊天聲音比台上的口號聲高,偶爾傳來稀稀落落的掌聲。國民黨領袖在台上齊聲吶喊「四個都同意、台灣更美麗」,但私下議論最多的是——新北市長侯友宜又缺席了。
會場中傳來耳語,黨內人士對侯友宜與黨「不沾鍋」的關係忍到極限,批評電話近日來已灌爆新北市黨部,怒斥侯是藍皮綠骨的「第二個李登輝」。據說,侯友宜不但9日擺明缺席,連12日大會師、17日公投之夜,他都不會現身了。看來,侯友宜就是鐵了心要跟國民黨拉開距離,篤定要「自閉」搞到底了。
四大公投,只挺其一
對照起民進黨下達軍令狀,綠營首長和民代當作大選練兵,展現壯盛軍容,迫使國民黨內瀰漫更深的焦慮感。於是,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開出第一槍,直指新北市是這場公投最大破口,侯友宜會讓全線潰堤;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也重砲抨擊,直指有些國民黨籍縣市首長「自私自利到了極點」,甚至直接點名侯友宜「裝聾作啞」;國民黨議員徐巧芯近日更在政論節目上直接開砲,若她是國民黨主席,2022就不會提名侯友宜。

問題是,這位鐵漢對於四項公投真的沒有表態嗎?公投成為國家大政與政黨對決的重中之重,侯友宜的主張是什麼?
從侯友宜9日接受資深媒體人蔡詩萍的廣播專訪,他在節目中娓娓道出承襲自父親的價值觀,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隱約擠出了他長期曖昧不明的主張與立場。侯的主要論點是:「國家和人民擺在最前面,之後才有黨、才有派,完全沒有個人。」言下之意,當下公投已形成藍綠政黨對決,這只是黨派之爭,而不是把國家和人民擺在最優先的位置;至於「無我」境界,猶如李登輝晚年所言:「我不是我的我」。
侯友宜所談的不是高深莫測的論述,而是簡單素樸的庶民思維。根據侯友宜的說法,在4大公投案中,國民黨領銜提出的2個公投案,侯只對「反萊豬公投」有明確表態,就是「守住人民健康」;至於「公投綁大選」,不知是否時間不夠,侯對此並沒有說明。其他2個(藻礁公投、重啟核四)屬於能源政策,侯認為這權責在中央政府,需要由中央扛起責任,不要撕裂台灣人民的情感,應該讓人民有「靜好歲月」。
對照侯友宜之前的說法,確實立場始終一貫。侯友宜正是核四所在地的大家長,他曾經的政見是,中央要有能力處理核安及核廢料,才有資格談核電。對於萊豬問題,侯友宜也曾表示,出身豬肉販之子,他深切明白人民生命健康最重要,遠遠超過政治。

標榜不沾,要「做自己」
但最受爭議的是,侯友宜與國民黨之間「不沾鍋」的關係。國民黨面臨如此艱難之處境,為什麼侯友宜還與國民黨保持距離?黨內最強諸侯何以不出面為黨拉抬聲勢?這也是國民黨人最無法諒解侯友宜之處。從侯友宜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所述,他的理由是:「國家大於政黨」、「黨意不能高於民意」,含蓄地表達黨意與民意已然脫鉤。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逼迫侯友宜,不是好招 | 更多文章 )
從政以來,侯友宜以鐵腕魄力的施政,對民意動向體察敏銳,採取「走自己的路」這種方式,避開藍綠爭議,避沾黨務。當韓國瑜角逐總統大位,侯友宜不接新北競選總部主委,也閃躲與韓同框合照;當朱立倫參選國民黨主席時,侯友宜也同樣以「市政中立」理由,從未站台助陣。在外獲得高民望同時,也漸在黨內累積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