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九二共識丟不得

前總統馬英九說明「九二共識」的歷史。(總統府)

兩岸議題幾可確定是2020大選的主戰場,民進黨陣營已站穩了反中的架勢,而國民黨的韓國瑜至今仍未提出相關之論述。日前媒體報導,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同意擔任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總召集人,在兩岸議題上他建議韓國瑜不要再談「九二共識」,因為「九二共識」在台灣內部已被污名化了,而且大陸也不接受一中各表,所以他建議以「憲法一中、台灣優先」代替「九二共識」。藍營中想法和張善政接近者,恐怕也不在少數。然而,「九二共識」不只是一次選舉輸贏的問題,更關係到台灣的安危福祉,不能不慎重再慎重。個人認為,「九二共識」不可以丟,也無可替代,理由說明如下。

「九二共識」在兩岸是歷盡滄桑,也曾立下汗馬功勞。1992香港會談後,兩岸確有共識,否則不可能有93年的辜汪會談。這個共識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但在李登輝訪美後,共識消失,一直到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訪問大陸,雙方共同發布新聞公報,確立「九二共識」為兩岸交流的基礎。馬英九執政後,兩岸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改善關係,展開各層面的交流並簽署協議以建立交流秩序。從這裡即可看出,民進黨從未參與九二共識,後來也不接受九二共識,除此之外,民共之間缺乏互信,民進黨也始終無法提出替代方案,因此自然將九二共識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可以說,民進黨將九二共識污名化,是必然的策略,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國民黨如果因為民進黨污名化九二共識,就想要找其他的口號來替代,無異掉進了民進黨邏輯所設下的陷阱。無可諱言,今年年初習近平發表講話後,民進黨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掛勾,而且相當成功,或許這就是張善政等人士想要找其它口號取而代之的真正原因。然而,「九二共識」被民進黨污名化,問題不是出在「九二共識」本身,而是國民黨自身的問題,如果現在隨民進黨起舞,豈不是自廢武功。

張善政批政府火力增加,被認為是要爭取競選副手位置。(柯承惠攝)
張善政建議韓國瑜以「憲法一中台灣優先」取代「九二共識」。(柯承惠攝)

就算韓國瑜真如張善政建議,以「憲法一中、台灣優先」替代「九二共識」,但民進黨會輕易就放棄對「九二共識」的抨擊嗎?這恐怕也是幻想。此時丟了「九二共識」,必反遭民進黨嘲諷過去國民黨就是拿「九二共識」騙人,現在騙不了了,就換「憲法一中、台灣優先」繼續騙。此時的國民黨,那豈止是尷尬而已。

更重要的,「九二共識」的作用已經過馬英九政府八年交流實務的驗證,不僅如此,「九二共識」更記載於兩黨的正式文件之中。國民黨如再度執政,不是還得用「九二共識」恢復兩岸交流嗎?至於大陸接不接受一中各表,並無礙兩岸交流,因為馬英九執政時也常常講一中各表,大陸也不接受,但兩岸依然密切交流,因為「九二共識」之下,無法表出台獨、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這才是交流真正的基礎。國民黨以及台灣人民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不要「九二共識」,台灣還能談出一個更好的共識嗎? (相關報導: 萬鈞觀點:一中二席三憲,2020大選兩岸議題的探討 更多文章

大陸的兩岸政策相當穩定,可謂數十年不變,那就是「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十二字訣,其中的「一個中國」是核心,「和平統一」是手段,「一國兩制」則是統一後的安排。大陸這十二字訣中,「一個中國、和平統一」和我國的憲法並不矛盾,彼此相容。張善政說得沒錯,我國憲法是憲法一中,謝長廷也曾經如此表示,換句話說,「一個中國」亦是我國憲法的核心之一,但這「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除此之外,憲法增修條文一開頭就說:「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增修本憲法條文如左」,由此可知,統一也是憲法所揭櫫的目標,更別忘了,李登輝還成立了「國家統一委員會」,既然有統一的目標,和平統一應是最佳的選項。至於「一國兩制」,那是統一後的安排,絕大多數台灣民眾都不接受如此安排,而如果沒有台灣民眾的接受,大陸想推也推不動,除非要違背和平統一的原則,但成本就太高了。一國兩制是統一以後的事,對台灣來說,更重要的是統一前的和平與交流;台灣民眾可以拒絕「一國兩制」,但這並無礙於「九二共識」的作用,更不必因此而推翻「九二共識」。

韓國瑜在美推銷九二共識,被認為忽視時空改變。(高雄市政府提供)
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赴美演講曾大力推銷九二共識。(高雄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