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茶葉品質的好壞?專家無私分享四大鑑定方法,不用專業器具也能輕鬆挑選

只要了解基本知識就能放心冷靜地選購茶葉,就算在沒有茶壺的地方也能輕鬆試喝。(示意圖/pakutaso)

你是否曾在意他人眼光而衝動購物呢?被強迫推銷無法拒絕,猶豫不決無法冷靜做出決定......但是,買茶可不像買衣服那麼簡單喔。

建議各位先學會試喝的方法。只要了解基本知識就能放心冷靜地選購茶葉,就算在沒有茶壺的地方也能輕鬆試喝。別一味聽信他人的推薦,選擇適合自己的茶就是頂級好茶。

即使是同種類的茶,茶葉品種或製茶師、產地或季節等因素都會造成品質的差異。為了在眾多的茶之中找出自己的喜好, 認真尋茶的過程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以下為各位介紹的高山茶鑑定重點參考茶葉品評會的茶葉鑑定方法,這是為了客觀審查茶葉品質,不使用茶壺或特定茶具的試喝方法。

一、觀察乾燥的茶葉

全世界的各種茶葉品質鑑定方法,都是透過人的手、眼、鼻、口等感覺器官,以規定的工具與方法審查茶葉的內外。

首先觀察茶葉的外形。茶葉的優劣主要取決於茶葉的柔軟度、形狀、色澤、是否清潔。當然依茶的種類,條件會有所不同, 但無論是哪種茶,色澤佳是好茶的共通特徵。

表面的光澤

不管是室內或室外,在自然光下觀察茶葉的色澤。比較幾種等級不同的茶葉,試著找出差異所在。

若是高級的高山茶,茶葉表面有光澤,整體色調均勻;反之,如果呈現沒有光澤的偏黑色調、缺乏活力就不是好茶。這樣的茶稱為「黑死」,可能有使用化學肥料的疑慮

茶葉的形狀、質感

粒狀的高山茶,顆粒緊密結實。好茶是用現採的嫩葉悉心揉製而成,所以會緊緊交纏,就算小也具有重量感。不緊實、整體粗,被切短弄碎的茶葉並非好茶。

可以把茶葉放在手掌上,或用手指拿起來比較重量感,另有一法是將茶葉丟入陶器或金屬容器內,從掉落方式或聲音判斷質感。一般來說,重量太輕的茶缺乏香氣、滋味清淡;太重的茶則容易有苦澀味。

乾濕程度

試著用手指折斷茶葉,能夠輕鬆折斷就是充分乾燥的茶葉,無須擔心。折不斷是因為乾燥不足,可能成為劣化的原因。為了維持品質,茶葉的理想含水量是3~5%,不過開封飲用後會逐漸回潮。當含水量增至7~8%,茶葉的風味受損、美味也會減半。

有無塵屑

觀察茶葉中有無摻雜多餘的混入物,有時會混入細枝或碎茶屑,甚至異物。若是高山茶,採下的茶葉基本上是一根新芽連帶兩、三片嫩葉的一心二葉,因此是在莖葉相連的狀態下進行烘焙,每片茶葉的形狀大小幾乎一致。不過,以機械採摘、茶葉部分被切掉的茶形狀大小不一,含有許多茶屑。

新芽的多寡

高級茶會有較多的新芽,高山茶也是如此,帶新芽的茶葉幼嫩,有著芬芳的香氣。要判別新芽的多寡,看看莖葉相連的茶葉多不多,愈多就表示是悉心製成的高級茶。

二、嗅聞茶香,觀察茶色

茶的正式鑑定是使用白瓷蓋杯。將三公克的茶葉加一百五十毫升的滾水,浸泡約五分鐘,待茶葉充分展開後,用審茶匙舀取茶湯確認顏色或香氣。正式鑑定相當重視正確性, 需節制抽菸或重口味的飲食,盡可能在味覺與嗅覺敏銳的狀態下進行鑑定。步驟是先聞香,觀察茶湯水色後試喝,最後檢視茶葉渣 (相關報導: 喝茶可有著大學問啊!冷泡茶跟熱沖茶哪一個比較健康,農委會實驗道出正確答案 更多文章

聞香時單手持杯,另一手圍住杯緣,像要覆蓋茶杯表面, 鼻子湊近杯緣嗅聞。聞香要進行三次,分別是茶湯正熱時(熱聞)、稍微降溫後(溫聞)、完全變冷後(冷聞)。每次聞香前都要搖晃茶杯,讓茶葉振動,也要仔細觀察隨著時間變化的茶湯水色。由於熱茶不易正確判斷香氣,所以是確認有無焦味、青味或異臭。第二次聞香要確認香氣的強弱,第三次確認香氣的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