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侯友宜的「核心價值」,國民黨不妨借鑒參考

作者認為侯友宜帶起的以「做事」為「核心價值」,符合多數民意的「沉默浪潮」。(新北市政府提供)

一場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候選人都在大談兩岸關係,膠著如何找出嶄新的論述、理念和路線。但選後,他們的高談闊論,究竟有多少能落實到具體實踐中?或是像過眼煙雲般,一消而散。

不少人懷疑,國民黨已找不到贏的戰略,「核心價值」也蕩然無存,2022和2024必將凶多吉少。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悲觀。國民黨的「核心價值」,一點也不難尋找,新北市長侯友宜一直以來,「為人民和國家做事」的簡樸主張,就可以成為國民黨現階段的「核心價值」,來運用發揚。

獲得全體國人7成以上的支持

「為人民和國家做事」,雖然簡約平常,但這不僅是侯友宜的口頭禪,其實也是他從政以來,堅守踐行的「核心價值」。

蔣經國、李國鼎、孫運璿,之所以至今仍被台灣人肯定和懷念。國民黨幾經谷底,還沒被民意徹底背棄,仍獲得些許期待,就是因為國民黨從人到黨,曾經為人民、為台灣做了不少事情。

而如今,網路輿論聲量為王的政治環境之下,「想做事,能做事,實實在在在做事」的侯友宜,與其他政治人物形成鮮明的對比。

侯友宜為什麼長期獲得新北市民的高滿意度,以及「人氣溫度」、「信任度」、「看好度」指標,都獲得全體國人7成以上的支持,就是不分藍綠,對侯友宜願意做事、好好做事的「核心價值」的一種肯定。難道還可以找到其它的解釋嗎?

人們從侯友宜的身上,看到那些早期值得推崇的,實幹政治人物的影子。

侯友宜從來不是國民黨刻意培養的建制派人才,但今天能夠成為台灣不可忽視的重量級政治人物,並非出於異軍突起,而是他「做事」的態度始終如一。

最近,侯友宜常說到一個人(政治人物),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擔責任,「為人民和國家好好做事情」。並強調,不要忘記這個「初心」最重要。

自警察生涯之際就長期累積正面形象

19歲,當侯友宜踏入警官學校,他當時抱持著,就是想要為社會做事的「初心」。

在警察生涯中,侯靠著「愛做事、能做事」,一路成為最年輕的台北市刑大大隊長、刑事局長、警政署長。在這些職位任期期間,侯友宜不僅偵辦白曉燕綁架命案,在陳進興綁架南非武官事件中,成功解救人質,而且幾乎無役不與地,參與了解嚴後,台灣社會重大刑事案件的偵辦工作。

1990年代,台灣曾經黑槍氾濫,暴力犯罪最猖獗。但自侯友宜擔任警界要職,在一線打擊犯罪後,台灣的治安狀況便持續改善。如今中華民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這與侯友宜的「努力做事」當然有著因果關聯。

所以,侯友宜正面形象的公眾認知,並非從他當選新北市長才開始,而是自他警察生涯之際的長期累積。

由警轉政,侯友宜擔任新北市副市長7年。雖然位居副手低調行事,不漏鋒芒,但是人們還是感知到,他是拼命做事,能夠解決問題的政治人物。

也因此,在2018年底,侯友宜人生的第一次選舉中,他成為新北市歷史上,得票數最高,贏對手最多的市長。 (相關報導: 「有政府會塞車!」趙少康揭蔡政府4大「出槌時刻」 批五倍券規劃失職 更多文章

5月爆發疫情以來,在最複雜嚴重的新北疫區,侯友宜成功控制疫情。9月初,更恐怖的delta病毒入侵,侯友宜又在2周內成功壓制。這些都與他堅守「為人民和國家做事情」的「核心價值」,不忘為社會服務的「初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