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邀集包括台灣在內的110個「民主盟友」,熱熱鬧鬧地舉行民主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沒有受邀的中國不甘示弱,也召集了國際伙伴提早兩天在12月7日、8日在北京召開了「南南人權論壇」,明顯是要和民主峰會打對台。
不過「南南人權論壇」的「檔次」與規模比不上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這個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和外交部共同主辦的會議,從2017年開始隔年舉行一次,今年主題是「人民至上與全球人權治理」,包括四個子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與人權保障」、「反貧困與發展權的實現」、「多邊主義與全球人權治理」以及「全球人權治理中的發展中國家角色」。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出席來賓來自80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逾300人。不過「南南人權論壇」官網上介紹的來賓不到50位,其中近半是中國官員和學者。而且不像「民主峰會」是由拜登親自主持,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只是發表書面賀辭。
美國總統拜登主持民主峰會,沒受邀的中國不甘示弱,也找來國際伙伴召開了「南南人權論壇」打對台。(取自南南人權論壇官網)
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
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政黨。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發展促進人權,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成功走出一條符合時代潮流的人權發展道路,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14億多中國人民在人權保障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人權實踐是多樣的。世界各國人民應該也能夠自主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中國願同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為促進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這段文字的關鍵字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這個概念是習近平在今年7月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紀念會上提出來的,據中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的形容,「這一重大理論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到底這是個什麼樣的偉大法寶?依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2月4日發表《中國的民主》白皮書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也就是說民主不只是幾年一度的選舉,選完就忘了人民,而是把民主落實在每個決策、執行、監督等環節,都能聽到人民的聲音。《白度書》稱:「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
乍聽之下,這是個多完美的制度!但睽諸現實,中國至今連三、四年一次的直接民主選舉都沒有,還有臉批評採選舉制的國家是片面的民主、不是「全過程」;而中國洋洋得意吹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協商制,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其他小黨、黨外人士發表些不偏離主旋律的意見,而政協這個組織,長期以來另一個外號叫做橡皮圖章。更重要的是:「共產黨領導」是民主協商的前提,這個前提絕不能動搖──全世界有哪個民主制度是保障執政黨永遠不下台、政黨永遠不能淪替的?
(相關報導:
顧爾德專欄:習近平新「馬可.波羅遊記」遇險!
|
更多文章
)
習近平想建立的國際新秩序
前總統馬英九批評台灣是「不自由的民主」,其實提出這個概念的札卡利亞九月才盛讚台灣民主。(顏麟宇攝)
台灣上過中學公民課程、瞭解民主ABC的學生,都會覺得這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很荒謬、根本不符合民主的基本原則。前總統馬英九最近批評台灣是「不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其實幫馬英九撰稿的幕僚該去查查,提出這個概念的CNN名記者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九月才在一個新聞專題節目中盛讚台灣民主),那麼中國就是「不自由的非民主」體制。
為什麼這種不符合民主ABC的「重大理論」,中國還大力宣傳、不怕貽笑大方?難道這只是在做「大內宣」麻醉中國人民嗎?顯然不是,在習近平賀辭中還有一個重要詞彙:「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中國官方宣傳中,還說要在國際社會中引入「民主協商」,也就是要以民主之名搞統一戰線對抗美國霸權──就像當年共產黨與國民黨鬥爭時,共產黨居弱勢時就要統戰民主人士、第三勢力共同對抗國民黨。習近平大力提倡「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就是要用這個法寶在國際社會中對抗美國。
習近平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他實現中國「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制度建構之一。這套概念根本和民主基本理論悖離,所以拜登號召民主國家共同防堵中國擴張,的確存在意識型態與價值之爭。
中國問題專家易明(Elizabeth Economy)在最新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中提出一個問題:當習近平要帶領中國「重返世界舞台中央」,是要調整自己以適應現有的國際規範,還是要自行建立一套新的國際秩序?
易明的答案是後者,她認為習近平是要從內到外建立一個新秩序──在國內,翻轉現有價值觀,利用新科技、法律工具來加強國家控制力──包括對資訊以及資本流動的控制;再向外推一步,則是藉由統一香港、台灣甚至控制南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最終目標則是要打破現有國際規範、建立新秩序──利用建構一帶一路、廣設孔子學院、控制國際組織、擴張在亞太的軍事、經濟力量等手段來達成這個目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張不和平演變中國,但要防堵中國。圖為G20領導人峰會,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在羅馬會面(AP)
由此觀之,習近平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他實現中國「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制度建構之一。這套概念根本和民主基本理論悖離,所以拜登號召民主國家共同防堵中國擴張,並不只是國際強權角力而已,其中的確存在意識型態與價值之爭,就如同拜登和他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所主張,美國不企圖「和平演變」中國體制,但要防止中國把它的意識型態、政經軍事影響向外擴張,美國要保衛既有「以規範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贏了幾場戰鬥,卻正在輸掉整場戰爭
習近平的野心能否實現?關鍵在於習近平能否認知到:他給世界東西的和世界希望從他那邊得到的,其間有著巨大落差。
中國問題專家易明習近平要要自行建立一套從國內到國際的新秩序。(取自外交關係協會CFR)
至於習近平的野心能否實現?易明認為:「中國贏了幾場戰鬥,卻正在輸掉整場戰爭」。從民調顯示,國際社會對習近平的信任度創新低,大家還是認為這位中國領導人是好戰的──包括對對香港和新疆的鎮壓以及全球對新冠病毒起源的爭議。易明認為,習近平的野心能否實現,除了取決於中國經濟與軍力能否持續強勁、中國人民與政治菁英們是否支持,另一方面也決定於世界要不要繼續抵制中國的威逼脅迫,以及民主國家與其他各國能否建構出具有說服力的世界願景。當然更關鍵的是,習近平能否認知到:他給世界東西的和世界希望從他那邊得到的,其間有著巨大落差。
(相關報導:
顧爾德專欄:習近平新「馬可.波羅遊記」遇險!
|
更多文章
)
顯然,習近平還沒有意識到這個落差,甚至在「中國復興夢」的幻象中永遠不會看清這點。也因此,即使全世界會埋單人的很少,他的宣傳班子會繼續對外高唱「全過程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