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陳泰銘瘋狂併購 只為掌握定價權

陳泰銘不斷併購,使得被動元件股的動能被點燃。(郭晉瑋攝)

現今,台股多頭正在高唱蘇慧倫〈被動〉這首歌。三月以來,被動元件族群漲勢驚人,龍頭國巨股價更是不斷創新高,從今年二月的三一二元起漲,至五月二十九日漲到一○七五元,漲幅二.四倍,市值已達三七六二億元,與大立光共同打造台股「雙千金」的時代。

國巨能夠達千元高價,要歸功於一三年以來經歷四次減資,股本從二二○億元減到三十五億元,減資八五%,股價從七元的雞蛋水餃股,搖身一變成為晉身千元股后。加上近來被動元件大缺貨,陳泰銘又在此時不斷發動併購,使得被動元件股的動能被點燃,火苗到處亂竄。「國巨接下來要併購誰?」是當前市場最關注的話題,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成為「喊水會結凍」的巨星,只要被點名的被動元件廠,股價就應聲大漲,原本落魄許久的被動元件族群主控了盤面,成為陳泰銘個人的最大表演舞台。

國巨近兩次併購讓市場跌破眼鏡

近一個月,國巨就先後啟動兩次併購案。四月二十六日下午,國巨無預警地宣布隔天停牌,市場傳聞紛紛,被點名的公司都紛紛大漲。在意外之中,國巨在證交所宣布要以每股七十三元,公開收購保護元件大廠君耀,收購金額在十六.八六億元至三十三.六五億元間,這是繼今年初由旗下子公司奇力新併購美磊後,再度進行的百分百併購案。五月二十二日,國巨再度停牌,也是市場一陣亂點鴛鴦譜後,國巨才宣布透過旗下Pluto Merger Corporation併購美國天線大廠普思電子(Pulse Electronics),總交易金額為七.四億美元(約二二○億元新台幣),全數以現金支付,要跨足最熱門的車用電子元件。但這次併購的是外商,再次讓市場跌破眼鏡。

子公司現金滿滿,併購不停歇

不僅如此,在國巨新出爐的年報上,最除了原本持有的奇力新、智寶、凱美、旺詮、美磊、大毅、佳邦等外,還新增九豪七.四%、蜜望實二.一%持股,甚至連對手華新科的股票都買了兩千張,雖然國巨說是短期投資,但還是令市場聯想陳泰銘是否有新一輪的併購。有分析師表示,國巨一個月內併購君耀與普思就已經把帳上現金二五○億元全花光,未來的併購動能還能持續多久?況且三年前,國際私募基金橡樹資本(Oaktree)以五億元新台幣併購普思,現在國巨以二二○億元買下,一家電子元件公司三年就漲了四十四倍,市場質疑國巨買得太貴了。但國巨對外解釋,橡樹在重整普思的過程中投資不少資金,原始成本約二億至三億美元左右。換言之,國巨是以二至三倍的價格買進普思,以普思每年貢獻一二○億元新台幣的營收來看,這項交易確實貴了點。另有分析師持正面看待,認為國巨減資多次,子公司手中現金滿滿,不怕沒錢併購,也可以用換股來併購。市場認為,國巨的併購不會就此停歇。陳泰銘矢志要成為全球被動元件的價格制定者,現在幾乎所有上下游的被動元件廠,他都有興趣,還用「鎖單」的方式來操作。他有句名言是「擺脫紅色供應鏈,就是把規模做大」,因此,他要「併、併、併」,靠併購成為被動元件龍頭。 (相關報導: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市值大翻身 公開收購君耀 更多文章

陳泰銘曾把商場老將搞得天翻地覆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畢業的他,一九八五年創立台灣阻抗公司,主要銷售哥哥陳木元所創立的國巨生產的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及晶片電阻。八九年,台灣阻抗與國巨合併,不久陳木元賣掉手中的國巨持股,與陳泰銘寧靜分家。陳泰銘接手國巨後,不斷透過併購來壯大自己,至○六年為止,已經併購超過十一家公司,早已是市場的「併購天王」。頂著小平頭、眼神銳利、穿著品味的陳泰銘,卻曾經大起大落,現在又再度大起,是台灣電子業帶點爭議色彩的傳奇人物。過去,「當陳泰銘的股東,不見得是好事」是當過國巨股東的深切感念。他是財務操作高手,早年特愛業外投資,最著名的是,在九八年電子業景氣大好之時,以每股八十元溢價現增,拿到現金上百億元。

陳泰銘接手國巨後,不斷透過併購來壯大自己。(新新聞資料照)
陳泰銘接手國巨後,不斷透過併購來壯大自己。(新新聞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