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安西教練、香吉士到花爸,他的聲音陪我們長大

配音員孫中台(右一)演出的角色都相當令人印象深刻。(圖/動漫我要聽提供)

編按:《灌籃高手》中安西教練的名言「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是許多粉絲心中的經典名句,而配音員孫中台更可以說是賦予這句話靈魂的人物。但接近40歲才接觸配音工作的他,又是如何進入這個產業的呢?

登場人物:主持人勇伯(勇)、達人孫中台(台)、助理主持卡魯(卡)、助理主持達姆(達)

勇: 我們在資料上看到,您就學期間,念的是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也就是世新大學的前身。當初您在學校的主修是相關領域嗎?又是怎麼進入配音領域的呢?

台:當時還是聯招時代,三專跟大學院校一起招生,我就讀的是「報業行政科」。等到二年級轉到「廣播電視科」,才開始跟廣電領域有一些接觸。後來因為當時的兵役制度,有「分科教育」的要求,所以我先在陸軍的通訊兵學校服務,畢業之後才根據專長,分發到國防部心理作戰總隊的金門電台(軍用電台)擔任播音工作。退伍後兩年,甚至考入空軍廣播電台服務,一做就是十三年左右。工作內容除了因應歷史時勢,播送一些召喚對岸投誠的政令宣導,也有一些比較小型的廣播劇。

那個年代的配音員,很多都有廣播的工作背景,我也是經過電台朋友的介紹,才開始接觸配音工作。不過那時候的配音工作跟大家現在想像的不一樣,因為廣播主持的工作比較穩定,所以配音多是從兼職開始,播音員們都會等到生活穩定,才轉行成配音員。

想回味安西教練經典名句的朋友可以從6分鐘處開始聽!

達:請問您一開始接觸到的演出,有比較集中在什麼樣的角色類型上嗎?有沒有哪些角色或者演出經驗,讓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特別辛苦的回憶呢?

台:我剛接觸配音的時候,實際上年齡已經不是很年輕了,大約將近四十歲左右。而且也因為聲線的緣故,飾演角色都以中年以上的角色為主,也因此累積很多知識性節目旁白的經驗。在這個過程裡面,若能飾演到自己所嚮往的角色,真的會非常過癮,比較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我曾經在某知名節目,紀念「鄭和下西洋」的特集裡面演出。因為是紀錄片,加上影片氛圍,需要演出很波瀾壯闊又雄壯的感覺,那是個很難得的經驗。

而動畫裡面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則是早期的卡通《一休和尚》,因為他也是我進入配音領域比較早期的作品,記憶自然深刻。我在《一休和尚》裡飾演的是最愛考驗一休的幕府大將軍。他是個不喜歡別人比自己聰明的人,偶爾會使出一些小詐術,也有滑稽搞笑的時候,但卻不是個壞人。一會兒嚴肅一會兒像小丑,很有人性。

當然,那個時期的卡通以勵志溫馨的題材為主,跟後來娛樂走向的故事不大一樣,現在錄動畫,比較常遇到打打殺殺的情節,稀奇古怪的角色也多,配音過程也需要多力氣,比如需要嘶吼的《航海王》的香吉士。

勇:像您一樣,能夠一人飾演多角、多聲線的表演方式,雖然是目前線上許多配音員都具備的基本能力,但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現象。您有印象配音員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因為人力緊縮,變成現在這樣的演出方式嗎?這種現象連帶造成什麼問題? (相關報導: 職業的一天》從Pokemon小智到鬥陣特攻,你一定聽過他的聲音!資深配音員的真實生活 更多文章

台:印象是在近十年左右,配音的環境才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其實在三十年前,我剛入行的時候,台灣很流行港劇。當時一集港劇扣除廣告後,大約有45分鐘,配音員可以領到的酬勞,我覺得是合理的;三十年後的現在,韓劇變為大宗,一集大約60分鐘,但這樣的長度,配音員領的卻仍是三十年前45分鐘港劇的酬勞。那個年代,有許多台灣配音員會被邀請到大陸配音,很受歡迎,瓊瑤的戲劇就是一個例子。但是近年來大陸劇的配音逐漸克服腔調(北京腔)的問題,不像過去那麼需要台灣配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