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生活「心」指南:新冠時代如何照顧精神健康?

新冠疫情讓許多人出現精神健康症狀(取自Pixabay)

早安!全台第三級防疫警戒延長至6月14日,台灣「半封城」狀態將繼續維持2週,而人們對病毒的恐慌與長時間隔離的壓力容易對精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這場疫情風暴或許讓你感到焦慮、憂鬱、憤怒,甚至失眠,這些情緒反應都屬於正常現象,而其實面對這些難熬經歷,台灣人並不孤單。

今天的《世界走走》想帶你一起看看,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居家防疫期間的精神健康危機,借鑒他們面對「壓力怪獸」的方式,試著在新冠時代調適身心。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1年,至今已帶走逾350萬條生命,死者的親友哀慟不已,與此同時,防疫封鎖措施讓許多人感到孤獨與絕望,更有許多人因疫情失業,經濟陷入困頓,對於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感與不安感損害人們的精神健康。

「我上週開始出現那種感覺,那是一種極度不安的感覺。這種緊張的能量存在,我的思緒亂跳,無法專心於一件事。我變得極度易怒,一切都讓我難以承受,我感到徹底地絕望。我與現實脫節,而且對事情變得相當偏執。」

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音樂工作者莉菲(Rifai)談新冠疫情期間心情

世界慢慢走向後新冠疫情時代,但最近越來越多文章警告,精神疾病將爆發,這是因為許多失去親人的倖存者仍難以走出巨大的傷痛。

此外,就業與經濟等問題造成的壓力及焦慮不會輕易消失,疫情對人們精神健康的影響引發酗酒與失眠等問題,人們會發現回到疫情前的生活不如想像中簡單。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院長詹姆斯(Adrian James)警告,新冠疫情造成二戰以來對心理健康的最大威脅,而且即使疫情後來受到控制,疫情本身及疫情造成的社會後果與經濟影響將對人們精神健康造成深刻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將持續多年。

英國1千萬人需要心理健康協助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數據,2021年1月27日至3月7日之間,英國約21%人口經歷了某種形式的憂鬱症,這個數字是疫情爆發前的2倍。

根據英國精神健康中心(Centre for Mental Health)的模型預測結果,這場新冠危機直接導致英國多達1000萬人(其中包括150萬名孩童)需要新的或額外的心理健康協助,約130萬先前沒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將需要接受中度至重度焦慮症的治療,180萬人將接受中度至重度憂鬱症的治療。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長詹姆斯呼籲政府應該提供資金,因應疫情對人們精神健康造成的長期影響。

美國5成人口出現憂鬱症症狀

根據美國醫學期刊《轉譯行為醫學》(Translational Behavioral Medicine)4月的研究結果,新冠疫情爆發後的9個月內,美國民眾患有憂鬱症與焦慮症的人口分別增加至50%至44%,比2019年高出6倍。處方藥的使用、諮詢服務、未滿足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也大增。 (相關報導: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旅日台灣人的緊急事態日常 更多文章

20211224-新冠疫情讓許多美國民眾出現憂鬱與焦慮症狀(取自Pixabay)
新冠疫情讓許多美國民眾出現憂鬱與焦慮症狀(取自Pixabay)

美國非營利組織「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ental Health America) 會長吉恩弗里多(Paul Gionfriddo)表示,過去一年多,許多美國人因為失業、疾病、親友死亡感到痛苦,而許多人未意識到這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