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喊存不到錢了!推14種超容易執行的存錢方法,第一桶金馬上入手

這14朝存錢術,趕快記起來!(圖/pixabay)

理財界有一句名言:「儲蓄,為理財之母。」意思是指「存錢」,是所有投資理財項目的根本,若沒有基本的儲蓄,就沒有辦法進行資產配置,也就不能享受理財的成果,若連「小錢」都沒有,何以讓小錢變大錢,發揮理財方法的功能?就算投資人空有一身的本領,沒有基本的儲蓄,也是空談!

但是,儲蓄說來容易,要從何處開始呢?別擔心!有許多招式可以協助存錢,以下將分享美國網站《BuzzFeed》教給讀者的14招省錢和存錢小撇步,希望能協助各位儲蓄,快速建立屬於自己的小金庫!

第1招》每週存下10美元,年底就會有超過500美元

讀者們可以自己設定一個每週存錢金額,定時定額的規律儲蓄,在年底就會有屬於自己的一小桶金,例如每週儲蓄500元,在經過52週後,就會有2萬6,000元,此時就可以拿這筆錢去做其它的配置及投資。

第2招》存下所得稅,以及任何的「意外之財」

預先存下所得稅,以免到了繳稅季節時無力繳納,避免個人現金流出問題。此外,在工作或是其它收入來源,或許會得到一些意外之財,例如獎金以及紅利,建議讀者將這些天上掉下來的錢都存下,也能達到加速儲蓄的效果。

第3招》替自己設下「每月挑戰」

每月挑戰的內涵在於:給每個月的自己一個存錢目標。原文作者以一月和二月為例,例如可以將一月設定為「在家用餐月」,意即此月只能在家用餐,以利節省支出;二月則設定為「必要品月」,代表著這個月不能買任何「想要的東西」,只能買「必要的東西」,藉由每月一個小挑戰,來幫助自己快樂地儲蓄!

儲蓄.理財.存錢筒.硬幣(圖/unsplash)https://unsplash.com/photos/dD46Zl-mfWQ
每月存一點錢,一年下來很可觀!(圖/unsplash

第4招》給自己的支票帳戶設定一個上限金額

在美國人的日常消費習慣中,多以支票帳戶進行支付,而台灣的讀者則可以開一個專用帳戶或是利用一個信封袋,管控自己的每日、每週或每月支出,將其控制在一個額度以內,以便達到儲蓄目標。

第5招》使用環保餐具代替購買免洗餐具

雖然台灣大部分的餐飲店還是會提供免費的免洗餐具給客人使用,但在多數的飲料店,自備環保杯是有提供折扣的,折扣雖然不多,但也有2元~5元,如果每天一杯飲料的人,在積少成多的累積後,省下的金額也是相當驚人的!

第6招》用現金代替信用卡進行支付

藉由現金支付可以讓人去思考、去記錄,自己的消費必不必須?又是花了多少錢?真金白銀的花費總是比塑膠貨幣來得刻骨銘心,讓人更能感受到錢的流失,也就不會恣意地花費,減少過度浪費的產生。

第7招》找一間低價的量販店,盡量日用品都在那買

找一間低價的量販店,不管是家樂福、全聯或大潤發都好,只要是你方便,且價格比便利商店低廉的地方,將日常用品定期性的一次補齊,避免在需要時要用高價向超商購買,藉此省錢儲蓄。

第8招》在不同的銀行設立「儲蓄帳戶」,並且不用提款卡

在你平常往來的銀行之外,再向其它銀行設立一個專屬的儲蓄帳戶,將每月的儲蓄金放進去,並且不申請提款卡、減少與那家銀行接觸的機會,領錢愈麻煩、就接觸愈少,錢才能牢牢地存在銀行之中。 (相關報導: 「薪水-花費=存款」一般人的存錢公式在專家眼中卻大錯特錯、存不到錢!揭背後致命傷 更多文章

第9招》網購日用品,減少逛街次數

如同前面的少接觸、少領錢,同樣地,利用網購可以減少逛街次數,也就能降低消費慾望、減少消費,藉此省錢。除此之外,網購日用品也可以減少時間,是一項既省時又省錢的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