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德國日前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接收來自義大利的武漢肺炎病患,甚至派出空中巴士載運病患,讓許多網友十分感動。然而德國第一線醫護是怎麼想的呢?一些醫護近期透露,他們面臨了極大的困難:口罩、防護服、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物質不夠。
德國醫院的重症病房、呼吸機等硬件設施尚可應對新冠病人的增加,但目前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極度缺乏包括口罩、防護服、手套、護目鏡在內的防護物質。中國雖然伸出了援手,但德國仍面臨要「自力更生」的挑戰。
「消防員絕對不會不戴防護用具就奔赴火場,但現在人們希望我們這麼做。」一位德國醫療護理工作人員在接受德國西南廣播電台(SWR)采訪時如是說。讓他感到憤怒的是:德國許多地方政府沒有按照所承諾的那樣,為奮戰在新冠抗疫一線的醫療人員提供足夠的包括口罩、防護服在內的防疫必需品。甚至像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Koch-Institut)這樣的權威防疫信息機構也曾表示某些防護品,比如口罩,可以重復使用。
德國醫療護理人員維權組織"Care Slam"的發起人法爾克奈爾(Yvonne Falckner)日前在德國新聞時政訪談節目《Maybrit Illner》中表示,德國目前正處於大量缺乏醫護用具的處境。身為醫療人員的她,每天工作12個小時。尤其是所有在德國養老院工作的護理人員,更需要大量的防護裝備,因為他們每天需和老年人這一新冠高危人群密切接觸。
在德國新冠疫情首次大規模爆發地——海因斯貝格縣(Heinsberg),縣長普什(Stephan Pusch)一周前向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直接發出求助,希望中國能援助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用物資,也尋求開展更多的抗疫經驗交流。普什當時指出,他所管轄的海因斯貝格縣的口罩和防護服「只夠用幾天」。
海因斯貝格縣在今年的傳統狂歡節慶祝後傳出了新冠疫情大範圍擴散的消息。2月25日,一位47歲男子和他的妻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之前,這兩人參加了該縣有大約300人參加的狂歡節活動。截至3月30日,在海因斯貝格縣有近1258人感染,32人病逝,491人痊癒,是全德國首屈一指的新冠疫情重災區。
習近平的回信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受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委托,在第一時間對海因斯貝格縣發出了回應,核實情況並請對方提供所需防疫物品清單。3月29日,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同德國北威州海因斯貝格縣長普什通電話,承諾代表中國政府向該縣捐助防疫物資。
海因斯貝格縣的新聞發言人赫爾維茲(Ulrich Hollwitz)於3月30日向德國之聲表示,向中方的求助已經初步顯現效果。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已經於求助信息發出幾天後,從德國向該縣調派了一批口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回應了該縣的呼籲,委託中國駐德大使吳懇轉達。雙方目前正在進一步籌劃救援物資的運輸。 (相關報導: 不爽中國隱匿疫情、害他得病!強生火大祭出這一招教訓中國 | 更多文章 )
海因斯貝格縣官方並不清楚中國所將提供的防疫物質是捐贈還是有償。但赫爾維茲表態稱:「實話說,這根本不重要,我們也可以為此付錢。重要的是我們能得到這些物質,因為我們現在急需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