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版《1984》!從女主角的觀點詮釋 美國作家重述反烏托邦經典小說

英國作家歐威爾的小說《1984》是反烏托邦經典小說(@Abdul Ahad Sheikh/Unsplash)

英國作家歐威爾經典名著《1984》描繪極權主義達到巔峰的恐怖社會,小說主角溫斯頓.史密斯與茱莉亞談戀愛,最後被思想警察逮捕,並接受思想改造。美國作家紐曼將以茱莉亞的視角出發,以女性主義的角度重新講述這個反烏托邦故事,預計2023年由英國獨立出版商「格蘭塔」出版。

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1949年出版《1984》,這部作品描繪極權主義達到巔峰的恐怖世界,這個世界只剩3個國家,分別是大洋國(Oceania)、歐亞國(Eurasia)、東亞國(Eastasia),小說主角溫斯頓(Winston Smith)就住在大洋國。老大哥(Big Brother)是大洋國的領袖,在這個世界裡,思想自由是死罪,獨立自主的個人都被極權政體消滅,每個人的思想都受到嚴密的控制,掌握權力的人們以追逐權力為終極目標,並對權力頂禮膜拜。

溫斯頓在政府機構真理部(The Ministry of Truth)工作,真理部主要負責根據現實與宣傳的需要,改寫歷史文獻,報紙、文學著作等。他與小說司(Fiction Department)負責維修小說寫作機器的茱莉亞(Julia)展開禁忌戀情,後來兩人都被思想警察逮捕,並被迫接受再教育。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wikipedia/Public Domain)
英國作家歐威爾。(Wikipedia/Public Domain)

從女主角觀點出發重述

美國作家紐曼(Sandra Newman)將從茱莉亞的觀點出發,重新述說這個反烏托邦故事。紐曼寫道:「這一切都是由紀錄司(Records Department)的那個男人開始,他因其呆板嚴酷的方式、過時的思考方式而對此毫無所覺。他是賽姆(Syme,溫斯頓在真理部的同事)口中『愛抱怨的老傢伙』(Old Misery)。他的正確名字是史密斯同志,儘管『同志』在某種程度上從來都不適合他。當然,如果你覺得稱某人為『同志』很愚蠢,那麼最好完全不要和他們說話。」 (相關報導: 《動物農莊》《1984》經典作家歐威爾,竟然曾是一個「抓耙子」 更多文章

英國獨立出版商格蘭塔(Granta)說,茱莉亞「比溫斯頓更了解大洋國,基本上對生活很滿意」。正如歐威爾在《1984》所述:「在某些方面,她遠比溫斯頓敏銳,而且更不容易受到黨的宣傳影響……她對他說,她觀看《兩分鐘仇恨》(Two Minutes Hate,大洋國的人民每天必須觀看的短片)的時候,最困難的事就是避免大笑,這也讓他有點嫉妒她。不過,她只有在黨的教義以某種方式觸及她的生活時,才會質疑這些教義;她往往準備好接受官方的神話,這完全是因為真與假之間的差別對她來說似乎不重要。」

美國作家紐曼將從茱莉亞的觀點出發,重新講述《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