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自己人生的幕後花絮跟別人的精華影片比較!他揭建立自信的五種方法

不隨意跟別人比較,是保持自信的關鍵方法之一。(圖/Pakutaso)

「 沒有自信 」是我遇到的案例中很常出現的自我意識與困擾,對一個沒有自信的人來說,就算你誇獎他,他可能只會覺得你是人很好、為了安慰他,又或是另有目的,沒有自信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看輕,或認為自己不那麼重要、不值得對方的愛。因此建立「自信」與認識自己、並建立一段健康的情感關係息息相關。

首先,你要先知道: 沒有自信 ,並不是你的錯。

缺乏自信的來源很多,包括

基因與個性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某部分的自信程度,個性也會影響一個人是否缺乏自信,一個優柔寡斷、小心翼翼的人就比較容易缺乏自信。

成長經驗受過傷害

外在或內在的傷害。

家庭教育

父母是否愛與他人比較、會用輕視的言語把孩子講得一文不值。

性別、種族、性向

成長中是否因為性別、種族、性向而受到異樣眼光、不尊重、或歧視。

霸凌、性騷擾、羞辱

成長過程中是否因為外表、學業表現、體能而遭受不合理的待遇。

錯誤的資訊

‧認為一定要有自信才能表現出自信的樣子‧自信=自大‧要達到完美狀態才能有自信

外在環境影響

主流媒體和社會一直營造「缺乏」的感覺,因為感覺缺少,才會想要,也才會消費。所以不斷接受這樣的訊息,便會想透過消費商品來改變自己,並認為透過這些外在的改變就會讓自己更好、更快樂、或更有自信。

社群媒體上各種光鮮亮麗的生活,好像別人都過得很好,擁有美滿的感情、富足的生活、成功的工作等等。我很喜歡 Steven Furrick 的這句話:

我們處於不安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自己的『幕後花絮』和其他人的『精華影片』相比

“One reason we struggle with insecurity: We’re comparing our behind-the-scenes to everyone else’s highlight reel.” — Steven Furtick

憂鬱或躁鬱症

由病症所引起的自我懷疑和缺乏自信需要由專業醫師診斷用藥,並經心理諮商師協助你面對這個狀況,有可能是前面所提到的因素而導致憂鬱/躁鬱症狀發生,但若有感覺心理的不適,請勇於就醫。憂鬱症絕對不是因為自己不夠樂觀、不知足所引起的。憂鬱症線上檢測量表

因此在想要提升自信之前,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缺乏自信的原因為何,才更能針對問題做出調整和改善。

自信程度測驗

以下提供一個心理學博士芭芭拉・馬克威(Babara Markway) 的測驗可以讓你知道自己的自信程度:

請針對每個題目與自身狀況相符程度記錄,A=大部分時候符合;B=有些時候符合;C=通常不符合。 (相關報導: 消失一整天、都不說自己的事...他到底對我有沒有興趣?若對方出現這六個聊天徵兆,建議儘快放生 更多文章

A B C 我對自己的強項和弱點有很具體實際的了解A B C 我對自己相信的事情願意冒險試試A B C 我會計畫和為新的體驗做準備A B C 我有應付恐懼與懷疑的方法A B C 我會花時間來記住過去的成功和成就A B C 我認知到失敗也是人生的一部分A B C 我能夠應付沒有在預期中的改變A B C 對於請求協助和支持,我是感覺自在的A B C 我知道人生中的哪些事物是我所重視的A B C 我的行動/行為和我所重視的事物相呼應A B C 我不容易放棄A B C 我意識到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或認同我A B C 我對於自己本質上的價值有概念A B C 我了解遇到挫折是很正常,且在預期中的A B C 當我經歷一段痛苦的時期,我不會折磨自己A B C 當我嘗試新事物時,我的想法不會讓我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