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記者會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田培炎形容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是「眾望所歸的人民領袖」,這一尊稱的公開使用,或顯示習近平正向更明確的集權邁進。
田培炎周一(10月1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總書記習近平是這個偉大時代產生的傑出人物、眾望所歸的人民領袖。」
他還表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所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
外界預期,二十大將令習近平進入歷史性的第三任期,成為自毛澤東以來任期最長的中共最高領導人。
較早前的報道說,本屆黨代會還將會對中共黨章作「適當修改」。
官方目前未有明確透露修改的具體內容,但現在外界預期中共會將所謂的「兩個確立」寫入黨章——「兩個確立」指確立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田培炎在周一表示,「兩個確立」是中共在新時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
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網等中國官媒網站的習近平專屬頁面上,已經明確稱他為「人民領袖習近平」。
專家表示,這些跡象似乎表明,二十大將確立習近平在黨內至高無上的地位,顯示他有可能會做終身領袖。
在習近平治下,2018年中國人大對中國憲法作出歷史性修改,廢除了國家主席任期不超過兩屆的限制,從法律上為習近平終身擔任領袖奠定了基礎。
「人民領袖」代表什麼?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此前曾被稱為「人民領袖」的僅有開國領袖並終身擔任最高領導人的毛澤東一人。
他的繼任者華國鋒曾順延毛澤東「偉大領袖」的尊稱,他在執政期間被稱為「英明領袖」。
此後歷任中國黨政最高領導人均未使用過這一尊稱,帶領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鄧小平是繼毛澤東之後最有影響力的中國高層領導人,但他從未正式擔任過中共最高領導人,更多被稱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習近平是繼毛澤東之後第一個使用這一尊稱的中共領導人。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向BBC中文表示,習近平使用這一稱呼,並不令人意外。
「習近平覺得自己是21世紀的毛澤東,」林和立說,「而且他也一直將自己視為親民領袖,所以他用這個詞匯是可以理解的。」
他表示,習近平在前兩個任期內顯示了他善於集權的特質,而且也成功地做到了「定於一尊」——政治、經濟、外交決策均由他本人決定。
」集中的程度相對於毛澤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林和立說。
他表示,目前的集權是否適合中國,還需逐一分析習近平制訂的具體政策是否奏效——以及是否符合國際上的期望。
不過他也承認,即使批評習近平的聲音不少,但在可見的將來似乎很難看到黨內有足夠強大的反對力量。
「某種個人崇拜」
林和立表示,在這種形勢下,」可以講,全國在進行某種個人崇拜「。
他指出,這與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以來定下的一系列政策和傳統是相違背的——在文革結束後登上領導層的鄧小平反對個人崇拜,也堅持最高領導人任期不超過兩屆的限制。
「讀過鄧小平的演講或著作的人都會知道,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不僅是像設立特區、吸引外資等政策這麼簡單,也包括了黨和國家的制度改革,」林和立說。
他表示,這些改革開放的傳統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在當前的時代若再出現毛澤東時代的個人崇拜或者政治運動,一些幹部和人民也可能會有一些與毛時代不同的看法。 (相關報導: 習近平「決不放棄對台動武」,如何提前防備共軍打過來?《詹氏防衛雜誌》前主編分析北京用兵徵兆 | 更多文章 )
只不過,他說,「目前發展的態勢將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