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近日在接受《天下》雜誌「大學學費,該怎麼漲才對?」的訪問,許多論述與理由令筆者非常不以為然,希望周校長能對平民社會及弱勢青年的關懷,才不會講出一些令年輕人反感的幹話出來。
當然,國立大學校長針對學雜費議題講幹話早已非新鮮事,筆者還猶記去年六月底本校興大校長薛富盛接受《遠見》雜誌訪問竟稱「在校方的『溝通』下最後連學生也『都』支持學校調漲學費」,引發校內同學們群起抗議之事。
周校長提出之漲學費的兩項優點實在無法服人,首先其表示學費要根據市場邏輯,理由包含台大等前段大學不少學子的家境較佳。然而,周校長沒看到在前段大學也有很多學生是中下階層,他們在高教逐漸惡化成商品的洪流下掙扎求生已是勉強,在競爭資源不對等情況下又難以在班上取得好成績而獲取獎學金貼補家用,如今還要用近乎商業手段漲理應屬於公共資源的學雜費,只會擴大貧富差距導致學生境遇雪上加霜。

再者,筆者最無法接受的是,周校長宣稱當學費低廉時學生往往不懂得珍惜,「本末倒置」在忙於打工、荒於學業,這實在是荒謬至極的幹話!不正是因為學費造成學生負擔,才會有那麼多人忙於打工掙錢嗎?在低薪大環境下有些學子甚至為了籌錢而無法兼顧課業,這是他們不得已的苦衷,結果如今竟被拿來當支持漲學費的理由還反遭指責「不珍惜」,周校長如此「落井下石」的謬論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教育部之所以要嚴格管制學雜費調漲,就是要維護大學的公共性,除了回應民間社會對於高昂學費的疑慮,更是要避免多數平民青年擔負過多的就學壓力。央大周校長在2013年上任時曾誇言要建構一所具人文關懷的世界一流大學,如今聽其對學雜費缺乏同理心的言論恐怕顯得諷刺。
比起平日夸夸而談教育理念,大學生們更希望高等教育的高層們能夠多點同理心,體諒學子在低薪大環境下勉強掙錢繳學雜費的辛酸。 (相關報導: 用學雜費收入計算系所貢獻挨批 政大:盼以客觀標準衡量系所員額需求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中興大學學生,曾任校務會議學生代表、學代會學生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