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一席俐落的黑色西裝外套,說起話來清晰明快,台北市議員鍾沛君在採訪時顯得神采奕奕、元氣十足,很難想像,2021年初,她才剛剛接受肺腺癌手術。
事實上,這不是鍾沛君首次跟肺腺癌交手。11年前,鍾沛君的媽媽便因為肺腺癌不幸離世。「我媽媽平時非常健康,一次因為身體不適就醫,竟已是肺腺癌末期。這件事情為我帶來非常大的震撼,也讓我開始保持健檢習慣。」鍾沛君說道。事實上,鍾沛君也正是在2019年健檢的時候,被醫師發現體內的毛玻璃狀病灶,去年病況惡化後便儘速開刀。
醫療、家人、經濟三管齊下,助癌友戰勝病魔
罹患癌症這等頑疾,即便理性如鍾沛君,卻也難擋對病況的擔憂,「很多人以為我是因為開刀而消瘦,但我真正體重直落,是在發現病徵到開刀之間,坦白說就是因為心理壓力。」
幸運的是,鍾沛君發現病灶尚早,手術過程也很順利,讓她得以迅速恢復往常生活。回顧發病期間,鍾沛君表示,患者獲得充足醫療資訊和完善治療計畫,極有助於減低慌張情緒;而家人的支持也會成為患者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時,經濟協助更是至關重要。「我在媽媽過世後,才開始有保險的概念。畢竟,生病時最擔心的,便是在經濟上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壓力。」
「我認為目前台灣社會在兩個領域上的概念並不普及。其中一個是保險,另一個則是健檢。在保險部分,很多人都在事發後才發現自己的保單不符合需求,卻已追悔莫及;而在健檢上,有些疾病等到患者『有感覺』時,已經為時已晚,所以更需要透過健檢,找出自己身體的麻煩。」鍾沛君說道。
所幸,在鍾沛君透過健檢「找出身體的麻煩」,並當機立斷地安排手術後,現在的她已重拾健康的身體。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的她,術後也開始以騎腳踏車代替搭車,更試著留給自己更多喘息時間,將這次的健康危機化為生命轉機,更是「人生重開機」。

女性身心健康,值得社會持續守護
事實上,鍾沛君的抗癌經驗,可說是台灣許多女性健康狀況的縮影。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發布的《婦女需求趨勢研究報告書》資料顯示,從民國98年至107年間,台灣服用抗憂鬱藥物女性人數增加約55%、乳癌死亡女性人數增加約52%、肺癌死亡女性人數增加約33%、卵巢癌死亡女性人數增加約42%,在在顯示女性身心健康值得社會持續關注。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年輕女性罹癌人數攀升,隨著醫療科技發展,罹癌後的存活率卻有所提升。也因此,平時維持運動習慣、保持良好作息,持續從日常中促進健康;確認罹癌後,提供完善的醫療計畫和經濟輔助;並在手術後,提供完整的照護資源,將是守護現代女性健康的三大關鍵。
為此,南山人壽精心規劃推出「美力相守女性癌症商品服務計畫」,除了規劃專屬保險商品提供財務補償之外,更將服務範圍往罹癌前後延伸,成為涵蓋事前風險預防、罹癌財務補償、術後身心照護的全面健康照護服務計畫。 (相關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 把握三大關鍵時期防護戰勝女性特有癌症 創造美力人生 | 更多文章 )

訪談多位癌友,打造身、心、財務全面服務
為了更貼近罹癌女性需求,南山人壽更訪談多位女性癌友,深入瞭解女性所需的「日常健康促進」與「癌後身心照護」資源,並跨界攜手各領域優質的健康照護夥伴,為女性打造全方位的「健康守護圈」。不只幫助女性打造健康生活,更在女性發現自己罹癌,手足無措的當下,提供最完善的資源身心照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