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投行和投資者警告:全球市場「最黑暗的時刻」尚未到來

美股連日大跌,紐約證交所內一片愁雲慘霧。(美聯社)

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全球市場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酷的時期或許還沒有結束,他們認為,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規模,現在評估還為時過早。

短短幾周內,美國股市市值已經蒸發了大約1/3。最近幾周,投資者甚至逃離了美國國債、黃金等在動蕩時期通常也表現良好的資產,凸顯此次全球衛生緊急狀況帶給曾經樂觀的投資者的恐慌和衝擊程度。

但許多分析師和投資組合經理警告稱,無論是這幾週的下跌,還是美國聯準會(FED)最近採取的非常規行動,都不太可能標誌著此次市場危機的結束。他們指出,初步跡象顯示,防疫相關的停工停業等措施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多麼大的損害,從歷史標準來看,與過去某些市場大跌相比,美國股市的跌幅看起來並不算大。標普500指數較2月高點累計下跌了32%。相比之下,美國股市在金融危機期間暴跌了57%,在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後大跌了49%,之後才開始反彈。

此外,有些投資者表示,華爾街現在才意識到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分析師過去一周稱,他們預計第二季度美國經濟產出將大幅下滑24%,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降幅之一,即使下半年經濟增長回升,這也可能預告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從紐約到米蘭,隨著全球各地的日常生活逐漸陷入停頓,全球最大型的投資管理機構和銀行都表示,疫情帶給市場最明顯的損害之一,可能是打破了長期投資者根深蒂固的逢低買入傾向。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投資者出於對美國經濟實力的信心,屢屢在股市回調後衝進市場大肆購買下跌的股票,這種反應是如此習以為常,以至於逢低買入的英文首字母縮寫BTD (buy the dip),或者更激烈的BTFD (buy the fucking dip)變得廣為人知。而現在,許多人認為市場可能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逢低買入的回歸。

道富環球投資(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的全球首席投資長Rick Lacaille表示:「目前看來,疫情對經濟和市場的最終影響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為對於疫情從現在起將出現怎樣的發展,有太多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他說道:「我們需要搞清楚很多層面的問題。」

未來幾天,當製造業、服務業以及申領失業救濟金的數據公布時,投資者將更確實感受到經濟遭受的打擊有多嚴重。

有關失業的數據已經開始飆升,高盛集團預測,未來一周申請失業救濟金的美國人數可能會出現「前所未有的激增」。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中國海運出口正在復甦,全球供應鏈為何仍不樂觀:歐美苦於疫情,港口無力承接 更多文章

該公司預測,標普500指數從峰值到低谷的下滑幅度可能為41%。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認為,在標普500指數觸及1800點(較2月的紀錄高位下跌47%)之前,這波拋售潮可能不會緩解。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預測,標普500指數整體可能下跌35%;該集團指出,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期間,股市在新增感染病例達到峰值的一周後才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