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中大使職位自2020年10月開始空缺至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則是目前任期最長的大使,《華爾街日報》20日獨家指出,美中均擬定新大使人選,各是曾任美國國務院第3把交椅的伯恩斯,以及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秦剛,似乎想藉由做為資深外交人員的2人重建雙方高層級互動機制。
65歲的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在小布希時期擔任國務院主管政治事務的次卿,該職位僅次於國務卿和副國務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及《彭博社》(Bloomberg)2月就引述消息稱,拜登政府認為駐中國大使人選須有廣泛外交經驗,伯恩斯(Nicholas Burns)符合此要求。
中國盼美大使直達天聽
美國網媒《Axios》4月16日報導再度點名伯恩斯,但也提到70歲的前貿易談判代表白茜芙(Charlene Barshefsky)是人選之一,而白茜芙任內負責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行談判。《Axios》稱,中國偏好美國駐中大使是能越過層層官僚,直達天聽的人。
China and the U.S. are getting close to naming new envoys to both capitals as the two world powers get locked into an increasingly heated competition for global leadership https://t.co/9Mb9ogcPQ8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April 20, 2021
美國前駐中大使博卡斯(Max Baucus)告訴《Axios》:「他(拜登)要提出值得稱讚的人選,向世界展示(美中)此關係的重要性,該人選要獲得授權代表總統去協商,這點也很重要,大使不能只是傳聲筒。」曾任世界銀行中國蒙古主任的杜大偉(David Dollar)直言,挑選伯恩斯對中國是正面訊號。
美駐中大使愈來愈難當
杜大偉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他不是個政治人物,而是有政策背景的人士。」不過美國前駐中大使羅德(Winston Lord)說,隨著美中關係緊張,駐中大使不好當,加上中國政策壓迫的情況下,很難能走訪中國各地,並與許多人交談,且大使對美國制定政策的參與有限。
New: Nicholas Burns, a career diplomat, is in the final stages of vetting to serve as Biden’s ambassador to China,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 tell Axios. https://t.co/rGnyYxpugd
— Axios (@axios) April 16, 2021
《Axios》也提到,拜登政府的對中國政策是由國務院和國安會主導,駐中大使職務可能是執行命令為主,且除了要聽從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指示,還有氣候變遷特使凱瑞(John Kerry)及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博(Kurt Campbell)的意見要聽。
緩和緊張關係機率低
中國外交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李海東19日投書《環球時報》稱,伯恩斯對中國態度不像川普政府強硬,若拜登任命他出使中國,會是一大轉機,但伯恩斯2017年曾說,中國公然挑戰美國在亞洲的強權地位,且美國視中國為競爭者的態度不變,新任駐中大使要突破當下中美緊張關係的機率很低。

「中國應認知到,伯恩斯的職責是執行拜登政府的對中國政策」,李海東寫道,「他不會改變現有政策,但他可就特定議題,適度給予拜登政府建議,讓他們(美國)對中國政策更務實」。不過他也指出,伯恩斯的年紀恐怕無法處理許多中美之間的挑戰,且他過去處理歐洲事務,若以對歐洲的方式對中國不可行。
不派戰狼駐美好重建關係
至於中國有意派秦剛駐美,《華爾街日報》認為,代表中國想藉由資深外交人員來重建被稱為「戰略對話框架」(strategic-dialogue format)的高層級互動機制,這是在小布希時期成立,但川普時期廢除,而在美中競爭加劇的情勢下,中國希望透過此機制,避免誤判局勢,只是拜登政府沒興趣恢復。
Nicholas Burns and Qin Gang, both experienced diplomats, are widely expected to be named by Washington and Beijing to be ambassadors in the other capital. Their jobs will not be easy.https://t.co/YrRQ68Zl3p
— SupChina (@supchinanews) April 21, 2021
55歲的秦剛曾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禮賓司司長,更負責2016年在中國杭州舉辦的二十國集團(G20)元首峰會。美國商會國際事務負責人薄邁倫(Myron Brilliant)告訴《華爾街日報》,新任中國駐美大使要能超時工作,成為美中關係的可信賴橋梁,而非中國政策的傳聲筒。 (相關報導: 美國駐中國大使人選》要有豐富外交經驗 前國務院第三把手伯恩斯可能出線 | 更多文章 )
薄邁倫肯定崔天凱的角色,讚揚他在美國對中國態度強硬時,依舊有可快速聯繫的管道,像是藉由與川普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的關係,促使美中談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此外,崔天凱甚至能接受美國電視台訪問,以此向美國大眾傳遞中國政府要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