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會在什麼情況下誤導法院

(BBC中文網)

「我始終堅信一句格言:不起眼的事情往往最重要。」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如是說。這位小說中虛構的大偵探擁有無與倫比的逆向推理能力,他在破解各種疑難案件時,依靠的往往是一些極易被人忽略的細微證據。

現代法醫學的締造者們正是受到了福爾摩斯的啟發。幾十年轉瞬即逝,他們的工具也大幅增加,這一學科戰無不勝的光環同樣越發耀眼。然而,法醫學中仍然有一項極易被人忽略的關鍵漏洞,那就是主觀性。

儘管福爾摩斯之後的各種偵探小說試圖讓我們相信,法醫證據都源自精確的邏輯推導,但實際情況卻是,這些證據往往受制於科學家的個人觀點,而非客觀事實。

法庭上的科學

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2009年12月,唐納德·蓋茨(Donald Gates)拿著75美元和一張去往俄亥俄州的汽車票走出亞利桑那州的監獄。雖然他當初並未認罪,但仍然因為強姦和謀殺罪入獄28年。而當他重獲自由後,焦點開始轉向當初把他送進監獄的法醫技術:顯微鏡毛髮分析。

人類毛髮是刑事犯罪中最常見的證據之一。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美國和其他地方的法醫經常通過毛髮之間的物理差異,判斷犯罪現場找到的毛髮是否與犯罪嫌疑人的毛髮相吻合——唐納德·蓋茨的案件就是如此。

當他1982年出庭受審時,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位名叫邁克爾·馬龍(Michael Malone)的法醫出庭作證稱,謀殺案受害人、喬治敦大學學生凱瑟琳·席琳(Catherine Schilling)身上找到的毛髮與唐納德·蓋茨的毛髮吻合。他還補充說,這些毛髮源自其他人的概率僅為萬分之一。

「這是一份很有力的證據,尤其是當證人是穿著白色實驗袍的法醫時。」彼得·諾伊費爾德(Peter Neufeld)說。他是「清白項目」(Innocence Project)的聯合創始人,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非營利組織專門利用DNA證據推翻錯誤的判決。

由於DNA測試可以揭示事件真相,美國聯邦調查局目前正在評估成千上萬起案件(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由於DNA測試可以揭示事件真相,美國聯邦調查局目前正在評估成千上萬起案件(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然而,毛髮分析並非絕對客觀;我可能認為兩份毛髮完全相同,但你卻未必同意我的看法。即使我同意兩份毛髮吻合,也沒有人知道還有多少人可能與別人擁有難以區分的毛髮。「如果有人說可能性是萬分之一,那完全是在捏造數據。」諾伊費爾德說,「根本沒有數據支撐這種論調。」

當DNA測試表明死者身上的毛髮並不屬於唐納德·蓋茨後,他終於沉冤得雪。此後又有兩起類似的冤案得以洗清。正因如此,美國聯邦調查局正在評估成千上萬起可能受到類似證據誤導的案件。該機構上月宣佈,在他們已經評估的268起受審案件中,96%都涉及到不夠嚴謹的科學證據或者聯邦調查局探員的其他錯誤。在這些案件中,有33名嫌疑人被判死刑,其中9人已被執行判決。 (相關報導: 葡萄酒百百種 化學指紋協助辨認身世 更多文章

聯邦調查局的評估未必會推翻判決,但這的確表明他們需要認真複查案件。參與這些案件評估的律師必須找出法院還獲得了哪些證據。倘若這些案件以錯誤的毛髮分析為依據,就有可能重審,為含冤入獄的被告洗清冤屈。倘若最初的物理證據仍然存在,DNA測試或許可以令真相大白。

令人震驚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