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納威克人DNA報告出爐 北美最早人種辯論再起

肯納威克人的頭骨(左)與還原想像圖(右)。(美聯社)

1996年於美國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哥倫比亞河岸(Columbia River)旁發現的肯納威克人(Kennewick)骨骸,讓學術界與政府爭端不斷,這個被認為是北美最古老的人種,有9000年以上的歷史,經過傳統價值與學術理念的拉扯後,科學家終於以基因分析證實,肯納威克人的基因最接近目前的北美原住民,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是否該研究祖先

北美原住民部落認為,肯納威克人為其祖先,應依照《美國本土居民墓葬與賠償法案》(NAGPRA)加以妥善埋葬,要求政府終止研究。但科學家認為這是觀察早期住民生活的重大發現依據,且尚未確定肯納威克人為北美原住民,不該就此喊卡。此衝突也導致訴訟案而拖延研究進展,直至2004年,科學家贏得官司後,研究方能持續。

肯納威克人的頭骨。(美聯社)
肯納威克人的頭骨。(美聯社)
肯納威克人的頭骨。(美聯社)
肯納威克人的頭骨。(美聯社)

先前的解剖學揭露,肯納威克人與歐洲人特質相近,也與日本的阿依努人(Ainu)與玻里尼西亞人(Polynesians)有相似之處,因此科學家無法斷言其是否為北美原住民的祖先。

提出此基因研究的學者威勒雷夫(Eske Willerslev)表示,由基因序列來看,在比對日本阿依努人與玻里尼西亞人後,認為肯納威克人與北美原住民相似度較高。

研究用,遲遲無法下葬

根據細節資料,在5個聲稱肯納威克人為其祖先的北美原住民部落中,肯納威克人的基因又更接近柯爾威爾(Colville)部落,但由於其他部落的基因資料不完備,還無法準確定論。但柯爾威爾的原住民認為,肯納威克人的骨骸應盡快歸還與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