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我修的死亡學分》書摘(下):與星雲大師對談

李開復罹癌後寫下《我修的死亡學分》反省自己的人生。(林韶安攝)

生病之前,我獲得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影響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氣風發地赴美受獎,自認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然而,弔詭的是,領獎回來沒幾個月,我就發現自己生病了。病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風暴中,再大的影響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幫不了忙;在診療間、在病床上,我什麼都不是,就是一個隨時可能在呼吸之間頓失所有的病人。

那時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責怪老天爺對我不公平,我從內心深處發出呼喊:「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這是因果報應嗎?」我是天之驕子啊!我有能力改變世界、造福人群,老天爺應該特別眷顧我,怎麼可能會把我拋在癌症的爛泥地裡,跟一群凡夫俗子一樣在這裡掙扎求生?

朋友看我痛苦,特地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並在佛光山小住幾日。有一天,早課剛過,天還沒全亮,我被安排跟大師一起用早齋。飯後,大師突然問我:「開復,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有多大程度可以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愈大,做出來的事情就愈能夠發揮效應……。這個信念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而且快速擴張。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的正確性。

大師微笑不語,沉吟片刻後,他說:「這樣太危險了!」

「為什麼?我不明白!」我太驚訝了!

「我們人是很渺小的,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世界都不會有增減。你要『世界因我不同』,這就太狂妄了!」大師說得很輕、很慢,但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什麼是『最大化影響力』呢?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你想想,那其實是在追求名利啊!問問自己的心吧!千萬不要自己騙自己。……」

聽到這裡,簡直像五雷轟頂,從來沒有人這麼直接、這麼溫和而又嚴厲地指出我的盲點。我愣在那裡,久久沒有答話。

「人身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不容易了。」大師略停了停,繼續說:「要產生正能量,不要產生負能量。」他的每一個字都落在我的心田裡:「面對疾病,正能量是最有效的藥。病痛最喜歡的就是擔心、悲哀、沮喪。病痛最怕的就是平和、自信,和對它視若無睹。我得了幾十年糖尿病,但我無視於它的存在,每天照樣做我該做的事,我現在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那幾天常聽大師開示,覺得自己過去堅信不疑的很多價值、信念都是有瑕疵的。我當時還帶著很多因為身分、名望、地位而來的自負,大師的話語,我雖然記住了,可是我並沒有完全明白、也沒有完全接受,甚至還有點不服氣。

有一天,我想到我在微博上時常針砭時事,也曾對一些負面的社會現象口誅筆伐。於是請教大師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社會上的「惡」?沒想到,大師還是以一貫平和的語氣回應我:「一個人倘若一心除惡,表示他看到的都是惡。如果一心行善,尤其是發自本心的行善,而不是想要藉著行善來博取名聲,才能導正社會,對社會產生正面的效益。」

「可是,如果看到貪婪、邪惡、自私等負面的事件,又該怎麼辦呢?」我想辯解。 (相關報導: 李開復:這一點,Gogoro一開始就做錯了! 更多文章

大師說:「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論善惡美醜,都有存在的價值。就像一座生態完整的森林裡,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老鼠。完美與缺陷本來就是共存的,也是從人心產生的分別。如果沒有邪惡,怎能彰顯善的光芒?如果沒有自私的狹隘,也無法看到慷慨無私的偉大。所以,真正有益於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惡,而是行善;不是打擊負能量,而是弘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