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央社一篇「對抗武漢肺炎 以色列想師法臺灣」報導,引起我們的注意。新聞內文提及,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表示,會師法類似臺灣的作法,來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這個「看不見的敵人」。
等等,臺灣什麼樣的作法?
尼坦雅胡表示,「我們很快就會開始動用科技…也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為對抗恐怖主義所使用的數位工具。」
他說,由於這類措施可能侵犯隱私,會先取得司法部同意,要做這樣的決定並不容易,「我擔任總理的這所有年頭,都避免把這樣的工具用在民眾身上,但現在別無選擇」。
為此,以色列總理特地召開記者會表示,如果內閣同意,會動用網路監控科技來定位COVID-19確診病患的接觸者。
以上是臺灣官媒中央社的外電報導。
該技術在臺灣進行了測試
如果看到網路監控和以色列的名字,腦中沒有瞬間提升警報等級的話,你一定不是「圈內人」。我立刻著手尋找原文資訊。
3月14日,《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刊載了總理記者會談話,標題是「所有休閒場所關閉,尼坦雅胡告訴以色列國民要調整生活的新方式」((All leisure venues closing as Netanyahu tells Israel: Adjust to new way of life))。
根據媒體報導,該技術涉及手機追蹤。
尼坦雅胡多次重申,他知道所使用手段的殘酷性(harshness),「這些人的隱私受到一定的侵犯(certain invasion of the privacy)」,所以他一直避免在平民人口中使用這些措施,但別無選擇。
相對於關閉休閒場所、鼓勵在家工作,以色列總理將局勢與戰爭狀態比較,標題所指的國民必須調整新的生活方式,似乎更多地暗示犧牲隱私活在政府監控的狀態。
中央社漏譯一句尼坦雅胡的關鍵原話,「該技術在臺灣進行了測試(was tested in Taiwan),顯然取得巨大成功」,並緊接強調「以色列是僅有具備此能力的國家之一(one of the only countries with this ability)」。
雖然「one of the only」並不是絕對唯一,而是僅有的極少數之一,但放在這個上下文,完全沒有誇獎臺灣的意思。
以色列打算用數位監控科技(包括手機追蹤)來監控防疫期間人們的行蹤,包括確診的病人以及與病人接觸的人。原本用在反恐的科技措施,現在要用在防疫,而這些東西是「在臺灣測試過的」。
為什麼不是在以色列測試,而是在臺灣?我們已經被測試過了嗎?請問法院令狀在哪裡?沒有法院令狀,可以偷偷監測我的行蹤嗎?現在政府會用這個「在臺灣測試過的新科技」嗎?
以色列情報監控有國際前科
2019年,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 Messenger被發現遭以色列情報單位植入惡意程式,監控人權團體與維權人士。 (相關報導: 爆以色列總理承認助台灣追蹤個人手機 黃士修批唐鳳反遭質疑「超譯發言」 | 更多文章 )
這個名為Pegasus的惡意程式,可以透過WhatsApp的程式漏洞,遠端安裝在目標手機上,完全不用透過用戶。安裝後可以遙控開啟手機的相機與麥克風,並且可以上傳目標手機內的通訊記錄,郵件記錄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