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華(TonyHsieh)是在舊金山長大的台裔美國人,除了是著名網路企業家和創業投資家外,更多人知道他是線上成衣與鞋子電商,Zappos.com的執行長。我們分析謝家華一整年的行事曆(點擊這裡看他公開的行事曆內容),並一起學習:如何管理時間?
首先,謝家華不是一個傳統的企業領導人。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謝家華在公司內致力透明化,甚至做到分享個人行事曆、公司優先順序策略給所有人,連螢幕前的你也不例外。也讓我們今天得以分析謝家華的工作方式:
- 他不是很多媒體形塑的晨型超人 (超早起床開始工作)。即使每天工作很忙,大概會在早上七點到九點開始一天。
- 每週工作62.5小時(包含週末的話是 75 個小時)。換算成以天為單位的話,就是每天工作 12.5 小時。
- 花費 35% 的時間在回覆電子郵件(大約每天四小時),以及 24% 的時間在會議(大約每天三小時)。
- 直到停止計算前,他每天行走 11,115 步,大約26 英哩。
當然每個人的工作方式不盡相同,謝家華的方式不一定適合你我。但依然可以從中學習,以下列舉幾點謝家華給我們的建議,不妨嘗試看看是否能增進個人生產力。
電商巨擘主管,如何處理電子郵件?
跟每個主管一樣,謝家華也收到很多電子郵件,每天平均至少收到 379 封郵件。為了處理如此大量的電子郵件,他發想一個方法:「Yesterbox」,更有效地管理工作流程。(什麼是 Yesterbox )
簡單來說,昨天的「郵件收件匣 (yesterday’s inbox)」 就是今天的 「待辦清單 (to-do list)」,這個方式將協助你的收件匣清理乾淨,不再煩惱未讀郵件。
雖然謝家華宣稱可以在半小時內看完並回覆 10 封郵件,但從實際數字上來看,最多僅能在一小時內回覆 9 封電子郵件(這並不是指他沒有效率,而是電子郵件真是時間殺手)。即使是謝家華,平均每天花費四小時仍只能處理 20% 的電子郵件;其餘郵件由他的幕僚團隊協助回覆。以下的數據呈現出:收到的與實際被處理的電子郵件之間的差距。

回郵件以前先進行分類:至少有四種選擇
在不細分郵件內容的情況下 (比方說,有些郵件只需要回覆兩句話),謝家華的「Yesterbox」仍有其參考的價值,否則也不會受到 Alphabet Inc. (Google 母公司)的執行董事長 Eric Schmidt 的推薦。以下摘取《Google 模式》(How Google Works)中的一段話:
當收到一則新訊息時,你有這幾個選擇:
- 閱讀完後判斷為不需要花時間閱讀和回覆
- 閱讀完後,必須馬上回覆並行動
- 閱讀完後,可以稍晚回覆並行動
- 稍後再閱讀
大多數的人不清楚前兩個選擇的差異在哪?導致花費很多時間在不需要回覆的郵件上。如何去分辨孰先孰後的電子郵件,你已經有不少網路上的建議可以參考。這裡想分享的是:如何更細緻化操作稍晚回覆、稍晚閱讀呢?答案是:快速但簡單的回覆,比什麼都不回覆來的好。
優先順序之後,快速回覆是第二件事
今天有一封郵件屬於:優先閱讀,但可以稍晚回覆。請問你真的要花十幾分鐘寫完郵件再寄出嗎?謝家安和 Eric Schmidt 建議:即使你沒有太多時間打完郵件內容、即使沒有想清楚論述,簡單回覆「收到」兩個字都更好。根據 Eric Schmidt 的分享,Got it 是 Google 人最喜歡用的一句話。 (相關報導: 垃圾信件夾從此得救啦!蘋果公司顧問都靠這實用3招整理E-Mail,快速卻效果驚人啊 | 更多文章 )
快速(但不用過於完整)的回應,不只是生產力的議題,更可以形成正向的溝通循環。因為這個簡單的動作,等於告訴團隊成員: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任何人都可以寫電子郵件給我(高階主管)。當成員收到信件時,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回覆給你。反之,如果什麼都不回覆,久而久之主管和成員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