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樂給了她們希望,也成為她們的庇護所,為其提供繼續前行所需的一切。
儘管21世紀已經過了兩個10年,人們被迫成奴的慘劇,仍舊天天在世界各地輪番上演。更慘的是,奴通常連怒的權利都沒有,非得要成為世人眼中的「離經叛道」後,才有機會喊出心底積累已久的忿恨。
黎巴嫩第一個全女性重金屬搖滾樂團「海妖之奴」(Slaves to Sirens)的誕生便是如此。她們以性別和音樂作為離叛的武器,只為了向爆塵霧霾與政治黑幕下的貝魯特市民,提供一個宣洩悲憤的出口。
摩洛哥裔美籍導演麗塔.巴格達迪(Rita Baghdadi)的紀錄片《愛,死金與海妖》(Sirens),以黎巴嫩長期的政治動盪、2020年8月的貝魯特大爆炸為背景,記錄黎巴嫩第一個全女性金屬搖滾樂團「海妖之奴」的分合,並講述重金屬搖滾樂在這個「失敗國家」(failed state)裡,如何成為人民所剩無幾的發聲筒。
「這個國家早就爛掉了」
「從我祖父母出生那刻,這個國家就已經爛掉了,這裡滿是戰爭、動亂、失業。」樂團創始成員之一的吉他手莉拉(Lilas Mayassi)在紀錄片中直言,在這個長年飽受經濟危機、電力短缺折磨的中東小國裡,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奴隸,金錢的奴隸、戰爭的奴隸、社會的奴隸,而這正也是其團名「海妖之奴」的由來。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一座倉庫內的2750噸硝酸銨引發大爆炸,造成220多人罹難、6000多人輕重傷、30萬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逾30億美元。這起爆炸震驚國際社會,也讓整個國家體系的無能、貪腐與失職表露無疑。
早在大爆炸之前,黎巴嫩就長期飽受債務危機、銀行危機、貨幣危機和政治危機所苦,壓得人民喘不過氣。1943年獨立後,黎巴嫩最初享有穩定的政經局勢,但一切很快就被1975年至1990年的血腥內戰打破,該國從此陷入長期的經濟和政治動盪。銀行領不到錢、一天停電數次,早已成為黎巴嫩人民的日常生活。
2019年8月,黎巴嫩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同時該國公共債務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50%以上,迫使當局於同年9月2日宣布國家進入經濟緊急狀態。隨後,當局非但沒有解決國內貪腐、政府被掏空的問題,反倒增加抽稅項目,一度更將歪腦筋動到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的使用者,人民積累已久的情緒終於引爆,國內出現大規模示威抗議。

貝魯特市民所剩無幾的情緒出口
那時,正是黎巴嫩史上第一個全女性重金屬搖滾樂團「海妖之奴」開始受到各方關注的時期,因為她們發出的金屬噪音與嘶吼,以及狂妄奔放的肢體動作,成為貝魯特市民宣洩悲憤的唯一出口。
「海妖之奴」最初是由吉他手莉拉和雪莉(Shery Bechara)於2015年創立,當時兩人在一場抗議垃圾問題的示威遊行相遇,這也為該樂團日後秉持的「反壓迫」精神埋下種子。 (相關報導: 一鍋韓式雞湯,揭開濟州島大屠殺的世代傷痛與認同衝突 | 更多文章 )
今年9月,兩人接受《衛報》(The Guardian)採訪時表示,重金屬搖滾樂不僅視覺上看起來標新立異,也讓她們能透過嘶吼和刺耳的聲響,創作出更多具有政治性的作品,包含談論被壓迫者的悲憤、沮喪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