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痛苦又漫長的災後重建過程,印尼知名觀光島嶼龍目島、吉利群島再次恢復生機盎然的模樣。8月中旬訪問吉利德拉望安島島嶼時,地震後整排倒塌的商家已經完全重建、開張,外國旅客熙熙攘攘,自在地騎著自行車漫遊小島。很難想像就在1年前,這裡曾經有如廢墟,無數絕望的民眾為倒塌的家園哭泣,替死去的親友悲痛。
2018年8月5日,芮氏規模7.0強震襲擊印尼龍目島(Lombok),在其附近的峇里島(Bali)、吉利群島(Gili Islands)也感受得到地牛撼動,釀約500人喪命、約1500人輕重傷、逾16萬人流離失所。「地震來的很快,一瞬間天搖地動,我家的房子立刻垮了下來。」在龍目島擔任中文導遊的瑪麗向《風傳媒》表示,她與家人驚慌失措地逃出家門後,房子正中央的梁柱就塌陷了,那一個晚上,島上所有無家可歸的人聚集在一塊,直接在馬路上餐風露宿。

雪上加霜的是,去年8月9日又有高達芮氏規模6.2的餘震發生,導致建築再次倒塌。瑪麗說,吉利群島也受到重創,「島上的房子都倒了,外國旅客爭先恐後地從港口渡船離去」。後來整整2至3個月內,在夏秋之際的旅遊旺季,這座仰賴觀光維生的島嶼沒有任何遊客到來,酒店、渡假村、餐廳、飾品小店與數不盡的員工,迎來了難捱的觀光寒冬。
印尼觀光局亞太區域行銷部門官員薩瑞塔(Sarita Annisa Ma’ruf)告訴《風傳媒》,龍目島與吉利群島每年吸引約150萬人次到訪,去年受到強震影響,遊客人數縮減至120萬人,2018年9至12月期間,遊客數量比2017年同時期減少了66%。在地震之前,龍目島國際機場(Lombok Praya International Airport)每個月迎來1萬名外國旅客,但是地震後的旅客數量降至每個月3000人。
原始自然的度假天堂
與遊客人潮擁擠的峇里島不同,龍目島與周邊的吉利群島大部份區域保留未經開發的原始模樣,擁有世外桃源般的樹林、純淨沙灘,還有更加清澈蔚藍的海水,也難怪崇尚自然人文風情的西方遊客多半選擇到這裡曬日光浴,從事衝浪、潛水等水上活動。
吉利群島分別為德拉望安島(Gili Trawangan)、美偎島(Gili Meno)、艾爾島(Gili Air),完全禁止汽機車進入。從龍目島到吉利群島需搭乘快艇大約15至20分鐘,遊客來這裡多半選擇「跳島」浮潛或潛水,在3座島嶼之間17處知名潛水點暢游。 (相關報導: 印尼世界遺產之美》峇里島「德哥拉朗梯田」:千年水稻灌溉系統 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精神 | 更多文章 )
艾爾島附近海域的「Air Wall」可以親眼見到五顏六色的珍稀海馬、美麗珊瑚。美偎島海底有48座真人尺寸的神祕雕像「Nest」,它們圍成一圈,象徵生命生生不息,當局希望這些雕像能發展成人工珊瑚礁,在吸引觀光客的同時,又為愛護海洋盡一份力。面積最大的德拉望安島則是知名「海龜天堂」,有玳瑁、綠蠵龜等多種海底生物,甚至還能見到礁鯊,上岸後多處海灘的「天堂鞦韆」也是絕美打卡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