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兵法》有云:善戰者不敗,善敗者終勝。
國境之南的屏東縣由民進黨執政已屆25年,其與台南高雄併稱掘地三尺都是綠到出汁的縣市。誠如當年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出席時代力量台南市黨部成立大會時,曾說2018縣市長選舉某黨推個「西瓜」出來都會當選…」,此話雖有嘲諷之嫌,但雖不中亦不遠矣。惟令人噴飯的是林沒多久就當了「西瓜黨」的副秘書長,別號「林九萬」。
屏東縣自1997年伍澤元縣長任內爆發「四汴頭抽水站工程弊案」羈押停職後,同年民進黨蘇嘉全勝選之後,經曹啟鴻到現任潘孟安,綠營已在屏東立足1/4世紀,根基既扎實又穩固,國民黨根本難以撼動。此次要不是出了一位「不怕輸」的前立委蘇清泉,否則屏東必定是讓綠營周春米「躺著選」。
此情此景,正如高雄當年藍營無人敢上陣,致讓「躊躇滿志」的謝長廷「拔劍四顧心茫茫」。2018年北部候選人如打籃球,而南高屏則是打躲避球。若非橫空出世一位「不怕輸」的韓國瑜,以穿草鞋不怕穿皮鞋的精神,加上其獨特競選方式與口號竟然感動了高雄市民,讓陳其邁成為20餘年來第一位被輪替的高雄市長。
而今天蘇清泉戰鬥意志更是高於韓國瑜,因為蘇是「輸不怕」,意境高過於「不怕輸」。在地人都知道蘇已連敗潘孟安兩次(立委縣長各一次),換上一般國民黨政治人物早就就「偃旗息鼓」收兵了,但遇到不怕輸、不服輸的蘇醫師,竟然敢擂鼓求戰,此舉令屏東人大感意外與敬佩。

行筆至此,不禁讓人憶起清朝名將曾國藩建立湘軍之初,曾屢戰屢敗多次投水自盡的故事。有次曾國藩進攻九江湘軍水師冒進,輕捷戰船突入鄱陽湖,為太平軍阻隔連遭挫敗。曾國藩率殘部退至九江以西,其座船被太平軍圍困,曾國藩再次投水自殺,但立即被隨從撈起。
其間,他上奏分析戰局為何「屢戰屢敗」的原因,幕僚李元度建議將「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曾國藩一見為之大喜,僅一字之差境界完全不同,爾後「屢敗屢戰」成為其座銘言,也為後世軍人立下典範。
眾所皆知,蘇清泉是位心臟科權威醫師也是屏東安泰醫院院長,幾十年間不知緊急開刀挽回多少條寶貴的生命,所以無論是在城市或鄉間,常常遇到許多鄉民病患真誠的問候並祝福他。這就是其之所以摩頂放踵,在「醫國」與「醫人」之間,選擇醫國,因為可以徹底拯救更多的貧困的百姓。
認真檢視蘇二次戰績其實可算是「雖敗猶榮」。2008年與潘孟安對戰屏南立委,因黨內某女性參選人硬是以無黨籍名義參選,瓜分不少選票致蘇清泉落選(此女後來加入民進黨),但票數對新人來說真的算是漂亮,這也是有底氣再選的原因。
2018年,蘇再披戰袍,挑戰連任縣長寶座的潘孟安,當時潘「五星級縣長」的氣勢正焰,又挾著豐沛行政資源,反觀人單勢孤的蘇清泉仍戰志昂揚、奮戰不懈,最後僅以6萬多票輸給潘,然此戰已創下近二十餘年來,國民黨在縣長選戰中的最高得票紀錄,是以稱雖敗猶榮絕不為過。 (相關報導: 蘇清泉觀點: 高鐵延伸屏東計畫案之爭議 | 更多文章 )

今天是蘇人生最後一戰,也是屏東人選擇貧窮動盪與安康和樂之戰,百姓已給民進黨25年的時間,請問民進黨給屏東帶來甚麼?是阿扁的墾丁機場?還是未來高鐵延伸案?其實屏東人民真正要的是農產品有固定的包銷管道,價格的保證與穩定性,其它空洞的「口號建設」都如鏡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