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播出至今,受到全球觀眾喜愛的《海綿寶寶》原創者海倫伯格,26日因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過世,享年57歲,去年3月海倫伯格便曾坦言罹患該病,然而歷經一年多的對抗仍不敵病魔,尼可國際兒童頻道27日證實海倫伯格離世消息。
海綿寶寶創作者逝世,享年57歲
尼可國際兒童頻道(Nickelodeon)27在新聞稿上表示:「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是尼可所有同仁心愛的朋友,也是我們長期的創意夥伴。」、「海倫伯格為海綿寶寶注入了獨一無二的幽默與天真,為世界各地的家庭與幾代孩子們帶來歡樂。他原創的角色與比奇堡世界,將永遠提醒世人樂觀、友誼、與不設限想像力的價值。」
該頻道也在推特(Twitter)上發文,特別使用黃色愛心符號,為海倫伯格與其作品默哀,而許多網友更在留言處貼上海綿寶寶與派大星的哭泣畫面,表達不捨之情。


結合兩大愛好,創造風靡全球的卡通
充滿想像力、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其實是海倫伯格兩大興趣結合的成果,海倫伯格大學時期主修海洋自然資源規劃,1984年畢業後在加州南部奧蘭治郡(Orange County)的海洋研究所教授海洋生物學,而為了教學,他還畫了名為「潮間帶」(The Intertidal Zone)的擬人海洋生物漫畫,為海綿寶寶卡通角色的前身。
1992年海倫伯格轉換跑道、學習繪畫,獲得加州藝術學院動畫藝術碩士學位,1993年到1996年參與製作尼可國際兒童頻道節目《洛可的摩登生活》(Rocko's Modern Life),該節目結束之後便開始創造海綿寶寶的「世界觀」。海倫伯格依據對海洋生物的了解去創作,但他必要時也會將真實性問題拋諸腦後,2001年他在接受美聯社(AP)訪問時表示:「我們知道魚不會走路,如果你對海綿夠了解的話,你會知道活海綿不是方形的。」

躍上大螢幕與百老匯,創造驚人收益
《海綿寶寶》自1999年播出後很快就受到大家喜愛,不僅近20年來熱度未曾衰退,更幫助確立了尼可國際兒童頻道的文化。卡通中的「比奇堡」世界(Bikini Bottom)包含海綿寶寶(SpongeBob)、愛生氣的鄰居章魚哥(Squidward Tentacles)、海星好朋友派大星(Patrick Star)、快餐店老闆「蟹老闆」(Mr. Krabs)等角色,是個與眾不同、真實與虛構交織的世界,除了繪製的場景與人物外,也穿插一些真實人物,例如曾經演出海灘遊俠的大衛赫索霍夫(David Michael Hasselhoff)便以真人姿態出演2015年電影《海綿寶寶:海陸大出擊》。
卡通劇情常有出人意表的荒唐笑料,人物個性的設定不走「完美路線」,也不時出現只有成年人才看得懂的現實社會諷刺,像是視錢如命、剝削勞工的蟹老闆,還有總是抱怨工作的章魚哥,因此節目也培養出不少成人死忠粉絲,更紅遍世界各地,成為美國文化輸出的經典動畫之一。《海綿寶寶》在美國影視產業地位舉足輕重,至今已播出約250集,共獲得4座艾美獎(Emmy Awards)跟12座兒童票選獎的肯定,曾推出過2部電影《海綿寶寶:海神王皇冠》跟《海綿寶寶:海陸大出擊》,以及百老匯舞台劇,該舞台劇共獲得12項東尼獎(Tony Award)提名。 (相關報導: 那些卡通人物長大以後:每月都當選最佳員工的海綿寶寶,最後卻沒有成為店長,因為…… | 更多文章 )

I was impressed how well @SpongeBobBway played to everyone. It didn’t feel like a “kids show” and the music, choreography, and writing was smart enough for adults to enjoy! Not to mention the impressive sets and *AMAZING* cast!!! #Broadway #NYC #Spongebob #SpongebobBroadway pic.twitter.com/AFcmDMhgx3
— Theme Park Review (@ThemeParkReview) May 7, 2018
除此之外,海綿寶寶周邊商品更是不計其數,深受大人與小孩歡迎,海倫伯格2002年便曾告訴美聯社:「當初打算做一個關於海綿的節目時,沒想到能引發這種狂熱。」根據統計,海綿寶寶周邊商品已為尼可國際兒童頻道創造逾120億(約新台幣3,716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