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台大生跳樓後,成大、淡大、海科大等學校都傳出學生輕生的噩耗,許多人開始檢討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更多的人則是以無關緊要的態度細數著這些學生的抗壓能力有多低落。
這些輕生的學生,表面上有著我們都羨慕不已的明星大學光環,過著我們都垂涎欲滴的勝利人生,但我們真的關心過他們的日常生活過得好嗎?會不會其實他們羨慕的是跟我們一樣當個平凡、隨心所欲的普通大學生呢?有多少旁人的眼光像巨石般壓在他們的胸膛讓他們想求救也沒辦法呼喊?
曾經的我因為國高中都是長輩們所施以期待的「人生勝利組」,先因為考大學失常而到私立學校就讀,再因為在學重考而到國立大學唸書的我,明顯可以體會這社會的勢利眼光對於成績以及個人的定位是多麽的緊密相關。
就我個人的例子來說,我的爸爸是一位醫生,從小我就被迫出席他的醫生群聚會並跟眾多醫生小孩比較孰優孰劣,一直到考大學當然也不例外,在我選系不選校而到私立大學就讀時,我爸因此把我拋棄,這個拋棄並不是大家想的撫養關係,而是更深層的精神關係,不僅是數次語出:你到了「這種」學校,就只會交到「這種」朋友、趕快離開這個鳥學校,不要在這個學校沈淪等話,甚至連到了我大學所在的城市,也不通知我、不找我,反而是去找讀台大、中央優秀的表哥表姐聚餐。
這時候我雖然很愛我所在的學校和科系,但基於這樣的壓力還有自己想變得更好的心態,於是決定在學重考,最終考上了中字輩的國立大學。考上後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重新被拾起,他開始希望我在他的朋友聚會場合出席,假日也會呼朋引伴的說要來看我、參觀我們學校。
學校的好壞與否到底能為我們的價值帶來什麼?現在的我念了大眾眼中比較好的學校但說真的我卻沒有比以前快樂,而我知道這樣的話一旦說出來,旁人一定會開始說三道四的覺得是我不懂得珍惜。
吳青峰的歌中寫到:每天到底有多少人死於心碎?這社會對所謂好、壞學校的階級性對待都是讓我們心碎的元兇吧!考上頂大的學生背負了多少不能脆弱、應該精彩亮麗的光環?考不上「好」大學的學生又背負了多少誤解、不夠努力的標籤?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管生活對你多麼的不溫柔,我們都應該對自己柔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又為了什麼而活、而努力。有時候軟弱又怎樣?能不畏俗世眼光的面對自己其實是種莫大的勇敢。 (相關報導: 日駐中大使垂秀夫隔離期開啟任期,中日關係也保持「社交距離」?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大學生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