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王子搖大旗》揭竿起義「當下很痛」 黃育仁:20年後誰還記得我們父子反目

專訪東元前常務董事、菱光科技董事長黃育仁。(柯承惠攝)

「一台馬達快要壞掉之前,它的振動頻率會改變,聲音也變得不一樣,如果不去管它,最後就真的壞掉了。」說這句話的人是黃育仁,兩個月前他還是東元王國裡的王子,卻在萬眾矚目下頭冠一摘、提刀上馬,決心挑戰父親30年不動的穩固王權,如今已成為一個東元會長黃茂雄未曾想過的敵人──最大市場派。

隨著東元董事改選進入倒數階段,黃育仁手上高舉的改革大旗也越搖越用力。上週五(7日),以黃育仁為首的東元市場派陣營發布一支影片,內容為7名董事及獨董候選人大動作宣示支持「聚焦東元3.0」計畫,強調東元未來必須聚焦馬達事業,並針對電動車、綠能等未來明星產業提高研發預算,藉此深化創新能力;距離5月25日股東會只剩兩個禮拜,東元黃茂雄、黃育仁之間的父子對決持續升溫。

成立至今超過一甲子,東元一年營收上看五百億元,是全球第三大的工業馬達製造商,也是國內最龐大的馬達王國;黃育仁是黃茂雄長子,也是東元第三代,走路曾經有風,不過,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卻不吐不快,許多話彷彿在他過去9年常務董事任內都快被憋壞了,「我之前提過很多希望東元改革的建議,但都在私下討論階段就被封殺掉了,根本進不了董事會。」

黃育仁始終認為,東元集團轉投資太過分散,導致馬達本業無法聚焦、深化,「東元的工業馬達很強,但都太大、太重了,沒有辦法滿足現在很多新應用輕薄短小的需求。像是全球前兩大馬達製造商ABB、西門子都在積極布局電動車,可是東元的馬達現在還是大到只能塞進巴士裡,一般電動車根本放不進去;面對這些本來用全力都不一定能追得上的對手,未來還要怎麼跟人競爭?」

無奈,黃茂雄一句「多角化經營有什麼不好」,父子對話便連同董事會大門一起關上。

股東寫信沉大海,公司派原來比外資難搞

20170215-東元電機董事長黃茂雄15日出席中華文化總會執委會議。(顏麟宇攝)
黃茂雄30年前坐上東元董事長大位,如今仍是「黃會長」,也是東元實質掌門人。(顏麟宇攝)

1991年,東元會長黃茂雄以駙馬之姿接班,不過短短3年就被其他董事以「愛作秀、外務多,不專心公司事務」為由,在1994年董事改選時拉下王位,他靠著過去長袖善舞攢下的人脈,好不容易請出時任總統李登輝關切,最後才成功訴請改選無效,重奪江山;經此一役,黃茂雄開始拉攏聯電、新光、富邦等法人股東支持,而後手握東元權柄30年,自此,馬達王國罕有異聲。

活在黃茂雄一手打造的王國裡,黃育仁過去曾經耳聞一些外資、小股東難搞,直到去年開始接觸投資人關係業務,他才驚覺自己所認知的世界竟是座象牙塔,「當我開始和外資股東接觸後,竟然發現我跟他們的理念還比較接近,這讓我不禁懷疑:究竟是外資股東難搞,還是我們(東元)難搞?」 (相關報導: 東元王子搖大旗2》「我不是謀反!」黃育仁:電動車是台灣50年一次的產業機會 更多文章

談及此節,只見他一臉苦笑地說:「我開始和股東接觸,是因為當時寶佳的一個提案扣掉本身持股,最後還獲得兩成以上的股東支持。我去問投票贊成的外資:『為什麼要跟經營團隊對立?』對方只說,他們投資東元多年,以本身持股也可選上一席董事,卻不曾動作,只是定期寫信表達意見,無奈一直沒有獲得回應,『現在寶佳有個提案跟我們(外資)的想法相近,難道也不能支持它嗎?』聽完,我才終於發現,其實是我們公司難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