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8日登場,聽過口沒遮攔的川普、做過第一夫人的希拉蕊,卻始終搞不懂美國總統怎麼選嗎?《CNN》在選前為外國人製作了一份「美國大選指南」,風傳媒從中整理了台灣人關心的7個問題,帶你看懂美國大選的門道。
這場選舉有什麼不一樣?
2016的總統大選在美國歷史上寫下許多第一次,例如,美國第一次有女性距離總統大位僅一步之遙,讓希拉蕊獲得許多女性支持。同時還有「電郵門」纏身,讓希拉蕊成為美國第一位,一直到了大選前3天還在接受FBI調查的總統候選人,不過FBI已在6日還希拉蕊清白,讓電郵風波終於落幕。

另一方面,川普也是美國第一個「零政治經驗」商人選總統的案例,更是第一位「誇口自己意圖性騷擾女性」的總統候選人,讓其他政治家「望塵莫及」。《CNN》還指出,本屆大選的兩位主流政黨候選人,更是有史以來「最受鄙視」、「最惹人厭」也「最不受信任」的候選人。
怎麼會在「平日」舉行投票?
雖然美國2016總統大選正式投票日期是11月8日(週二),但各州早已在9月就開放選民透過「郵寄選票」或「現場投票」方式提前投票。選在平日投票與美國過去的農業社會有關,當時人們在周日上教堂、周三上市場,周二舉行投票可以給農夫足夠時間到達投票所,投票後回家把商品送到市場販賣。訂在11月則是方便人們在秋收後投票,還能避免冬季交通不便。

選戰怎麼可以打這麼久?
英國的選戰季節只要4個月、加拿大2到2.5個月、日本更是只消12天,為什麼美國選舉時程這麼長?原因是美國兩大主要政黨「民主黨」與「共和黨」,從要先在全國50個州舉行為期5個月的「黨內初選」。而候選人在初選以前,還會先花一年左右預先為選戰做準備。


美國人不能直選總統?
美國有獨特的「選舉人團」制度,選民在投票時,選擇的實際上是支持不同總統候選人的「選舉人」,獲較多選民支持的選舉人即成為獲勝者,獲勝者再於12月19日依照原先承諾的政治立場投給總統候選人。本次選舉共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的538席選舉人,獲得超過半數選舉人票(至少270張)的總統才算勝出。

每個州因為人口數的不同,「選舉人」席次數量也不同。而美國實行「贏者全拿」辦法,舉例而言,如果川普在德州得到多數選民支持,則德州「所有的」選舉人票都歸川普所有。正是因為這樣的制度,讓總統候選人高爾(Al Gore)在2000年的大選,即使獲得較多的普選票,仍輸給對手布希(George W. Bush)。 (相關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希拉蕊選情趨穩「川普風險」降低 歐美股市大漲預先報喜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