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請問,台灣怎麼走?

作者指出,總統蔡英文(見圖)已連任一國之君,責任是要領導全民衝破上述業障,這不能再用選前的意識形態策略。(資料照,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二月份的遠流雜誌(404期)封面上大大的印了幾個字「請問總統女士,台灣怎麼走?」看起來十分醒目,讀完全書後,不禁使我毛骨悚然,也令我三聲無奈。

書中所列2020年起台灣就要遭遇的囧途和困境,包括經濟邊緣化、人口生不如死(出生率負成長)、高階人才嚴重外流、能源成長落後、政經轉型無力等等,與我所寫的書「工程業的宏觀與微觀」(2016. 11五南出版社出版, 可網購於金石堂、誠品網路書店或場購於五南台中、高雄書店)多相不謀而合。這個關切台灣日久天長的「大哉問」,我願意在此補充見解如下,或有助於進一步研析: 

根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 網站報導,2019年世界200個國家人口生育率排名, 台灣倒數第一即第200名,每位婦女僅生產1.218個孩子,相較於其他低生育率的國家:日本1.478個排名179、新加坡1.26個排名197、南韓1.323個排名194、中國1.635個排名164、印度2.303個排名94。而根據我內政部統計2018年僅1.06個,南韓官方統計同期僅0.98個,台日韓都即將進入負生育率國家。甚低生育率將危及教育、勞動力、人才、科技、經濟、國防、長照等各方面,負面影響深遠。由於不婚、晚婚、不育、不欲養等原因,使人口增加率降到0.6%或以下。簡言之,其導因在於個人GDP長年不升而費用及物價卻步步上漲;貧富極度不均;政經圖私自暴利而輕視公益;政府在頗高之負債下預算分配甚為不當等諸因素造成,以致青年人感覺前途茫茫而不婚、不育。政府國債已突破24兆元,台灣寶寶一出生就負債104萬元,負債占GDP多少應當不是問題,但若出於為選票撒錢;為酬庸政府與公營事業高官、獨立董事、助理及同路人撒錢;為不當建設及軍火交易而舉債;為成立許多法規編制外的委員會、機關撒錢;為獵雷艦、慶富案貸款;為挪用氣爆數十億捐款;各級政府及公營事業為楊蕙如的公司捐款將近億元等不清不楚的負債……,若不大公無私的處理及禁止,則不待敵之犯我,而待生寡食眾、因循苟且,直到貧國而告終。

有創傷歷史,或曾罹患PTSD、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女性,得到產後PTSD的機率是其他孕婦的5倍。(United Nations Photo@Flickr / CC BY 2.0)
作者指出,根據World Population Review 網站報導,2019年世界200個國家人口生育率排名, 台灣倒數第一即第200名,每位婦女僅生產1.218個孩子。(United Nations Photo@Flickr / CC BY 2.0)

更令人太息的是,好不容易生養出來的人口,卻遭逢高失業率,現今平均失業率雖僅3.72%,但年齡層15-19、20-24、24-29歲的失業率分別為9%、12.86%、6.8%, 而30-60歲的失業率則從3.5累降到1.7%,可見許多年輕人失業,而就業者年齡益趨老化,失業率的條件已剔除啃老族及無意願找工作者,否則數字更難看。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時也、運也、命也…非我之不能也! 更多文章

尤其諷刺的是高階菁英人才快速流失,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報告,在200多個國家中,台灣流失人口的高教育者比率最高;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則表示,台灣是人才供需落差最嚴重的國家,人才赤字-1.5%,相對於日本-1.4~-1.2%、韓國-0.9%、美國-0.8~-0.7%、新加坡-0.6~-0.4%、中國-0.1~+0.1(平衡)、印度+1.2。當各國都在努力發展晶圓、5G、物聯網、AI、大數據的時候,台灣的人才競爭力要如何亡羊補牢?若從原因去下藥可追究如下:大學教授的月薪僅10來萬,年金改革又削減了退休的生活保障,國外有高薪約聘自然一呼即應;學士、碩士、博士的起薪也只有30K、45K、60K,年輕人看不到前程遠景,只好離鄉背井它去;且因高學歷薪資差異不大,去年617個研究所招不滿博士班,甚至40個博士班掛零,且多名校;高教政策混亂,短視而缺乏連續性,例如某些大學新生不滿百人,仍堅持不退場,教育部繼續發給補助,形成資源排擠效應;政府與企業缺乏有企圖的人才政策;招聘國外專業人員程序保守僵硬,無良好配套,如新加坡只要一個週就能讓外籍人士全家工作移居,台灣卻花了五個月還辦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