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7月的調查,2016年是史上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氣候變遷加劇造成天災更加嚴重與頻繁,美國今年就深受所苦,美國南方下起暴雨,洪水為患,西部乾旱肆虐,野火侵襲,大片森林化為焦土。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上任後,致力改善氣候變遷問題,其中一個辦法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推動潔淨電力(clean power)。

如何兼顧經濟成長與減少碳排放量向來是各國元首頭痛的問題,根據白宮的資料,比起2008年,歐巴馬2009年上任至2015年期間,美國的能源消耗共減少1.5%,經濟成長成長逾10%。如今美國風力發電的電量比2008年多3倍,太陽能發電的電量多了30倍。

去年12月,為了遏阻暖化危機,全球195個國家與歐盟(即196個締約方)達成歷史性《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致力於大幅減少溫室氣體,人類長期由化石燃料(fossil fuel)推動的經濟將徹底改變型態。該協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全球均溫升幅不比工業革命前的溫度高出攝氏2度,美國承諾在2025年之前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26%-28%。

美國最大的碳排放量來自發電廠,為了減少這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歐巴馬去年8月推出雄心勃勃的《潔淨電力法案》(Clean Power Plan),宣示以2005年為基準,到2030年時讓全美發電廠(主要針對燃煤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32%。不過,《潔淨電力法案》的實施與各州提交減排方案需要幾年的過渡準備期,這個法案主要將在下一任總統執政時開始執行。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即將登場,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剖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截然不同的能源政策,看看他們如何因應全球暖化的危機。
目前美國大多數選民都承認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但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對背後原因的看法相歧,根據美國耶魯大學氣候變遷溝通計畫(Yale Programme on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逾5成的川普支持者認為氣候變遷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結果,76%的希拉蕊支持者認為氣候變遷是人為活動造成的後果。

希拉蕊認為氣候變遷是真切上演的事,她支持歐巴馬的溫室氣體減排計畫,並認為發展再生產業可創造就業。希拉蕊若當選,將繼承歐巴馬發展潔淨電力的政策,有意將美國打造成「潔淨電力的超級強國」,加快發展綠能的腳步:她想在4年內設置50萬片太陽能板,並期望2027年之前,全美3分之1能源來自再生能源。
環保人士認為希拉蕊野心十足的計畫有可能實現,但根據英國期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9月的研究報告,先前承諾在2025年之前達到的減碳量進度已經落後。歐巴馬在2010年就推出「總量管制及交易」(cap-and-trade)法案,希望能控制碳排放總量,但最後未能通過。後來,歐巴馬動用總統的行政權力,批准《巴黎協定》,並且在老家夏威夷設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態保護區。 (相關報導: 2016美國總統大選》財政政策比一比!川普政策含糊不清 希拉蕊又太過複雜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