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日本的政治新聞上曝光率最高的台灣官員是誰?台灣讀者猜得出來嗎?答案是政務委員的唐鳳。
跨性別者唐鳳是IT專家。民進黨政府上任後,被延攬擔任數位科技政務委員時才三十五歲,台灣民眾對他的工作能力也給予高度評價。但是,為什麼唐鳳會被日本媒體如此頻繁地報導呢?
唐鳳在日本聲名大噪的真正原因
理由是在日本前一陣子被任命的科學技術IT大臣,與唐鳳形成強烈對比,因此日本媒體在批判這項新內閣人事時,唐鳳成了再適合不過的比較對象了。之前首相安倍晉三完成大規模的內閣改組,十九名閣員中有十七人職位異動,而且,被任命科技大臣的是七十八歲的眾議院議員竹本直一。
實際上,竹本曾擔任過為了維持印章文化而成立的「日本印章制度 • 文化守護聯盟」的會長。科技大臣的工作理應是致力推動行政事務的數位化,與堅守在書面文件上蓋章的傳統印章文化是完全背道而馳的,於是在社群網路(SNS)上,網友紛紛對於這項任命表達擔憂,各種質疑聲浪四起。
其實之前也發生過類似的問題,眾議院議員櫻田義孝在就任負責網絡安全事務的國務大臣時是六十八歲,卻對網路一竅不通。在國會上接受質詢時,他明確表示自己是電腦盲,而且「不曾打過電腦」;還有,被問到關於USB接口的用途時,竟然回答:「要用的時候,好像要把它插到洞裡去,詳細情形我不太清楚」等,屢次出現不可思議的答辯內容,也成為國際媒體的笑柄。
竹本大臣也是因為年事已高,對IT的熟稔度遭到質疑,但是他本人似乎不以為意,澄清說自己經常使用社群網路,這部分應該沒有疑慮。即使如此,要說是否擁有足以擔任IT大臣一職的專業度來講,那就未必了。正確說來,他的認知是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功能是「 沒問題」的,那樣的話,程度未免也太差強人意了吧。果然不出所料,這次在網路上也拿他和唐鳳做對照,有網友說「差別也太大了吧」、「應該要向台灣學習的」。
為什麼沒辦法做到「適才適所」呢?那是因為和日本政壇的「大臣病」結構性問題有關。
通常,日本首相大概會在一至兩年內進行大規模的內閣改組,理由不外乎是「人心一新」(日本諺語。意思是透過重整人事,讓民眾有煥然一新之感)等籠統的說詞。但事實上,目的是為了提供職位給一大堆正在排隊等著要當上大臣的政治家。
政治家想要當上大臣的理由有幾個。首先,是有利於選舉。以前有句話說:「將來不是博士就是大臣」,用來形容父母望子成龍的期待,顯示出日本社會對於大臣一職有著強烈的憧憬,也容易接近利益和權力的核心,資金不虞匱乏。再者,對於政治家本人也是相當大的榮耀,將來接受天皇敘勳的等級也會提高等。
而且,在擔任大臣的期間,會配給專車、秘書和警備人員,可以在大臣專屬的辦公室工作,空間寬廣舒適。經常可以從當過大臣的政治家那裡聽到,當上大臣的感覺是無比的痛快。 (相關報導: 「天才IT大臣」紅到海外 旅台日人4點解釋唐鳳為何是「精神依靠」 | 更多文章 )
因此,在國會議員裡面,如果曾當選五次以上的人就有資格進入「 大臣待機組」,有機會被延攬入閣。但因為能力強和知名度高的人會被優先任命,所以也有不少議員當選了七、八次,依然與大臣一職無緣。那樣的人在內閣改組時,通常就會被分配到除了外交、國防和總務大臣等重要職位以外的職缺,因此也被戲謔為「庫存出清特賣會」。而日本的科技大臣就經常是用在這場特賣會上的職位,任用年紀大、不一定要懂IT的人物,也不會引起太大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