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Netflix年度夯劇大熱,是否反而淡化了性別歧視議題?

《后翼棄兵》展示了虛擬人物貝絲・哈蒙在60年代活動時面臨的難題。(BBC中文網)

在Netflix的劇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中,有許多動人的場景。這部劇圍繞虛擬人物西洋棋女神童貝絲・哈蒙(Beth Harman),故事背景建立在上世紀60年代。

在一場戲中,一名經驗豐富的男選手在棋盤上輸給她之後,抬起了哈蒙的手背,輕輕留下了一吻。

對於蘇珊・波爾加(Susan Polgar)來說,在她多年作為西洋棋棋手的經歷中,當類似情況出現時,這種禮貌的對待並不會發生在她身上。

「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對手是六屆美國冠軍沃爾特・布朗(Walter Browne),」波爾加告訴BBC。她是最早得到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特級大師(grandmaster)頭銜的少數幾位女性之一。

「他沒有認輸或說一句『比賽很精彩』之類的,反而打飛了棋盤上的所有東西。」

「它們飛向四處,打到了我和周圍的人,」51歲的波爾加稱。

蘇珊·波爾加
「在我職業生涯中,我幾乎不記得有什麼錦標賽是沒有發生過性騷擾、肢體恐嚇、言語或心理虐待的。」特級大師棋手蘇珊・波爾加稱。

像西洋棋界的許多人一樣,匈牙利裔美國人波爾加對《后翼棄兵》對比賽的刻畫進行過公開稱讚,她對這部劇集對西洋棋人氣的推動作用十分興奮(這部劇集自10月發佈以來已經在27個國家點播排行上位列第一)。

但她對劇中對棋界性別問題的刻畫有所保留。

「性別歧視的部分被淡化了。貝絲・哈蒙肯定面臨性別歧視的問題,但跟我和其他選手不得不經歷的遭遇相比,劇中她的遭遇算是小菜一碟。」

波爾加指的是在劇中,由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 )飾演的哈蒙在決定參加比賽時被她的男性對手們輕視的情節。

比如,在劇集前幾集的一場戲中,哈蒙被迫在一場錦標賽中與另一名女性選手競爭,而非與一名男選手較量。

「友善得不真實」

「是的,她確實聽到有人對她講『女孩不應該下西洋棋』這種話,在第一集裏,她也已經面臨別人的打擊了,」波爾加稱。

Scene from The Queen's Gambit showing Beth Harman training with male opponent Benny
波爾加表示,在《后翼棄兵》中,男性選手實際上「友善得不真實」。

「但跟很多女性棋手在真實生活中不得不經歷的遭遇相比,這不值一提。」

她表示,實際上在《后翼棄兵》中,「男性選手友善得不真實」。

「在我職業生涯中,我幾乎不記得有什麼錦標賽是沒有發生過性騷擾、肢體恐嚇、言語或心理虐待的。」

蘇珊・波爾加出身一個西洋棋神童之家。她的兩名妹妹朱迪特(Judit)與索非亞(Sofia)也是著名棋手。朱迪特還被認為是史上最優秀的女棋手,曾在包括男女棋手的全世界排行榜上排名第八。

然而如果我們考慮當時的氛圍對波爾加姐妹有多不利的話,便會對她們的命運更加肅然起敬。

棋盤上的性別不平衡

理論上,至少與肢體競爭的體育競技項目相比,西洋棋在競技水平上一個無關性別的項目。

但在1950年「特級大師」頭銜正式出現後,全世界曾獲得的這一頭銜的1928名棋手中,只有37名是女性。

在世界西洋棋聯合會(FIDE)目前的世界排名前100人排行榜上,只有來自中國的侯逸凡一名女性。她排名88位。

根據世界西洋棋聯合會數據,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正式比賽中,只有16%的選手是女性,但該機構稱,由於採取不同措施吸引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這一項目,這個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相關報導: 女性不能當抗疫英雄?央視「最美逆行者」遭批性別歧視、網友要求道歉 更多文章

在這些努力中,其中一項措施為將女子世界冠軍賽的獎金金額提高至60萬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