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美國大選選戰開跑以來,話題幾乎全都圍繞在共和黨候總統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身上,但其實,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今年也同時改選,12個州要選州長,而且美國將出現許多劃時代的變革!以下為您整理,2016年大選可能改變美國的15件事!
(1)8州表決是否開放醫療用或娛樂用大麻
開放醫療用大麻的呼聲越來越高,佛羅里達州、北達科他州和阿肯色州等8州,都將在11月8日大選日當天,分別就娛樂用或醫療用大麻合法化議題進行投票。目前娛樂用大麻僅在4州內合法化,但大選後可能達到8州以上。
醫療用和娛樂用大麻合法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美聯社)
(2)可能出現第一位已出櫃雙性戀州長
俄勒岡州(Oregon)的現任代理州長布朗(Kate Brown)是位已出櫃的雙性戀者,她在2015年前任州長基茲哈伯(John Kitzhaber)因醜聞而辭職後繼任,成為美國首位具LGBTQ身分的州長。
本屆大選,布朗也將挑戰競選連任,民調顯示,她的支持率比對手高出10%以上,如無意外,布朗將正式成為美國第一位具備足夠民意基礎的LGBT州長,對性別多元族群來說是一大振奮消息。
美國奧勒岡州新舊兩任州長,都具話題性。(圖/美聯社,後製/風傳媒)
(3)可能出現第一位女性西語裔參議員、第一位女性印度裔參議員
大選之後,美國國會的族群多元度可能也將大幅上升,加州眾議員桑切斯(Loretta Sanchez)更上層樓競選參議員,若成功選上就會成為美國第一位西語裔女性(Latina)參議員。即使桑切斯落選,內華達州也有一位西語裔女將瑪斯托(Catherine Cortez Masto)正在角逐參議員,她的民調只略為領先對手一點點,目前正極力爭取勝選。
而即使桑切斯敗北,這場選舉仍然會創下歷史,因為桑切斯的對手、加州檢察長賀錦麗(Kamala Harris)是印度裔與非裔混血,若選上就會是美國第一位女性印度裔參議員、也是第二位有非裔血統的女性參議員。
(4)他們曾經是難民,他們要選國會議員
川普引起不少關於移民、難民的討論,而今年美國可能選出的民意代表中,剛好有2位都曾是難民。
正在角逐加州第46區眾議員的阮國寶(Bao Nguyen),出生於泰國難民營,3個月大時就來到美國。阮國寶如果當選,就會是美國史上第二位越南裔眾議員。
正在競選明尼蘇達州州眾議員的歐瑪爾(Ilhan Omar),小時候也曾在肯亞難民營度過4年時光,若她勝選,會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索馬利亞裔的州議員,也是該州史上第一位身為穆斯林的政治人物。
可能成為美國第一位索馬利亞裔女性州議員的歐瑪爾。(圖/Lorie_Shaull@CCBY-SA4.0@Wiki)
(5)共和黨唯二的非裔眾議員可能落選
德州眾議員賀德(Will Hurd)與民主黨籍對手加利果(Pete Gallego)競爭激烈,而猶他州的樂芙(Mia Love)雖然民調領先,但因為該州的共和黨選民非常厭惡川普,因此選情仍然可能有變數。
猶他州的共和黨籍樂芙,是美國國會第一位黑人女性眾議員(美聯社)
(6)徵收含糖稅的城市可能上升到5個
繼加州柏克萊(Berkeley)和賓州的費城(Philadelphia)之後,加州的3個城市舊金山(San Francisco)、奧克蘭(Oakland)和奧柏尼(Albany)都將表決是否徵收含糖稅。
(7)環保意識提升 碳稅、禁用塑膠袋列入選票
這次選舉也可能通過史上第一個全州性的「碳稅」提案。11月8日當天,華盛頓州將決定是否處罰造成空氣污染的企業。
不過,民主黨和共和黨對這項提案都沒有好感,一向不贊成對企業多加限制的共和黨自不用說,但由於該提案建議,將徵收來的「碳稅」用來補償受到影響而失業的勞工,而不是將收入用作環境保護用途,因此也得不到環保人士的青睞。
除此之外,加州也將表決是否全面禁止一次性塑膠袋,只能販售可回收的紙袋和環保袋。
(8)加強槍枝管制聲浪高漲
2016年,美國兩黨關於限制擁槍權的提案,都未獲得參議院同意通過,提倡限縮擁槍權的運動人士決心轉往各州推動,緬因州與內華達州11月都將表決,全面擴大對購槍者身家背景的調查。加州也打算對購買彈藥的消費者要求身家調查,若通過,將會是第4個立下此法的州。
美國槍枝氾濫問題嚴重,擁槍權限制爭議多年。(美聯社)
(9)廢除死刑的州越來越多
加州、內布拉斯加州和奧克拉荷馬州,11月都將讓公民投票決定是否廢除死刑,若3州都通過,美國廢除死刑的州數將上升為21州。
不過,加州的投票案中,2項與死刑相關的提案卻大相逕庭,第一項是廢除死刑、但會讓現在待處決的700多名死刑犯,直接改為終身不得假釋的無期徒刑。第二項提案則完全相反,希望能加速死刑犯的處決速度。哪一項獲得較多票數就會通過。
德州的死刑處決室,這是替死刑犯注射行刑藥物的床。(美聯社)
(10)安樂死合法化日漸普及
科羅拉多州即將表決,是否合法化「醫師協助自殺」(doctor-assisted suicide,尊嚴死,安樂死),讓重症末期患者可以透過醫師幫忙提早死亡。若此案通過,科羅拉多州將成為第6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州,其他已合法化的州分別是華盛頓州、奧勒岡州、加州以及佛蒙特州,而蒙大拿州雖未特別立法,但先前已有判例允許安樂死。
加拿大政府於14日提交法案,加拿大將成安樂死合法化國家。(取自flickr)
(11)「食物券」將消失?
雖然共和黨的國會選情受川普連累而大跌,萊恩恐怕無法獲得足夠支持,但若他成功推動此法,意味著自1930年代羅斯福總統「新政」(New Deal)推出以來,就一直存在的食物券計畫將正式終止。
(12)緬因州首次嘗試「複選式排序投票」
緬因州本次選舉,將第一次採用「複選式排序投票」(ranked-choice voting),也就是讓選民可以排序出候選人的優先順序,不需要「押寶」在單獨一位候選人身上,而且這種投票法適用於參眾議員等所有州級官員。
這種投票法中,如果沒有候選人得到過半選民的第一順位排序,就會篩掉票數最少的候選人,並以此類推直到選出適當人選。這種投票法的支持者認為,這讓2大黨以外的小黨或候選人有更多機會被選上,選民就不再只能「含淚投票」給「沒那麼討厭」的候選人。
加州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奧克蘭(Oakland)和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St. Paul)、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都採用這種投票方式,但緬因州是第一個全州採用新制的州。
(13)華盛頓特區爭取升格為「新哥倫比亞州」
經過多年努力,首都華盛頓的行政地位有望更進一步。市長包瑟爾(Muriel Bowser)打算效法田納西州1796年的作法,先讓市議會通過屬於自己的「州憲法」(state constitution),再交由國會眾議院表決。
華府是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特別行政區,不屬於任何州分。雖然在總統大選中被特別賦予3位選舉人票,但在國會只有1位代表列席眾議院,而且沒有投票權。多年來華府一直爭取提升行政地位。如果眾議院真的通過,華府未來會成為「新哥倫比亞州」(New Columbia),面積68.34公里,當然是全美最小,不過67萬2000人口贏過懷俄明與佛蒙特。
美國首都華府多年來一直試圖提升行政地位。(美聯社)
(14)加州可能規範A片男演員須戴保險套
2012年美國民間團體「愛滋健康照護基金會」(AIDS Healthcare Foundation)成功令洛杉磯立法,規範A片男演員需在所有插入式性愛場景戴上保險套,現在他們也在積極推動立法,將這條規範擴大到加州全境。
(15)法官最高年齡限制上修
美國有32州的法官沒有年齡上限,但部分州分正在考慮提高,例如賓州及俄勒岡州即將公投決定是否將法官年齡上限從70歲提高到75歲,支持者提案的原因,主要是認為現代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法官也應該能任職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