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的她從游擊戰倖存,從集中營逃脫,這裡是她一生的影像故事

紀錄片《游擊的風景》以二戰時南斯拉夫女性游擊隊員索妮亞為焦點人物(擷取自預告)

「我不能靜靜地什麼都不做,至少要喊出微弱的聲音。」

97歲的索妮亞曾是二戰時南斯拉夫的女性游擊隊員,她是反法西斯鬥士,也是奧斯威辛集中營倖存者。紀錄片《游擊的風景》以索妮亞為焦點人物,以橫跨逾10年歲月的6段家庭影像串聯成紀錄片架構,從她的個人故事出發,擴大探討歷史、戰爭、女性等議題,而她生動的描述不僅刻畫出一名充滿抗爭精神的勇敢女鬥士,也帶領觀眾彷彿親臨歷史事件現場。

《游擊的風景》(Landscapes of Resistance)節奏緩慢,畫面詩意,在狗吠、蟲鳴鳥叫、風吹樹葉的真實環境音中,以大量的空鏡頭拍攝,營造時光緩緩流動的特殊質感,二者之間相互呼應,巧妙融合了索妮亞的真實經歷與導演的聯想力。

這些空鏡頭與索妮亞(Sonja Vujanović)的口述內容相關,而她的故事主要由口述、空鏡頭拍攝的風景、插畫呈現,每段故事以導演瑪塔.波皮沃達(Marta Popivoda)長期伴侶、編劇安娜(Ana Vujanović,也是索妮亞的孫女)的日記為開頭,多重交織的時空不僅述說索妮亞的人生故事,也呈現波皮沃達與安娜努力抵抗現實世界的真實生活。

「我想活下去,我從未放棄,也不怕遭遇壞事」

索妮亞在第一段影像講述她的青少年時期,當時她受到進步主義書籍與共產主義思想影響,接觸了一群支持共產主義的文學青年,後來她偽造出生證明,與南斯拉夫共產青年團(SKOJ)地區委員會秘書長史坦尼錫(Sava Stanišić)結婚,並成為游擊隊員,與一群理念一致的年輕人一起工作。

索妮亞在第2段影像講述索妮亞的戰時經歷,她與其他游擊隊員在森林裡展開抵抗活動,她是該游擊隊唯一女性。起初隊友不讓她參與真正的戰鬥,而女性身分讓她能扮成農婦執行偵查任務,而不引起敵人懷疑,但丈夫史坦尼錫不幸在戰爭期間身亡。戰事越來越嚴峻,索妮亞所屬的游擊隊是唯一沒撤退的部隊,而她被送到塞爾維亞(Serbia)沙巴茨(Šabac)集中營與貝爾格勒(Belgrade)蓋世太保(Gestapo,納粹德國的秘密警察)據點,遭到痛毆虐待。

紀錄片《游擊的風景》劇照(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紀錄片《游擊的風景》劇照(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第3段影像講述索妮亞被送往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的經歷,她描述自己記憶中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景象,包括穿著條紋囚服、頭髮被剃光的女子、高壓鐵絲網、焚燒爐等。

第4段影像描述索妮亞在集中營裡堅強的心理狀態,雖然集中營的許多囚犯不堪酷刑折磨,試圖自我了結生命,但她堅守抵抗精神,還組成抵抗小隊,訓練其他女性囚犯,繪製營區地圖,而且抵抗小隊的成員具有強烈的求生意志,索妮亞更是對於帶頭反抗無所畏懼。

第5段影像講述索妮亞與抵抗小隊的成員逃出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過程。這些女囚犯想辦法拿到刀子當武器並藏了起來,她們等待機會,直到蘇聯軍隊攻擊,納粹德國緊急撤離奥斯威辛集中營的囚犯,索妮亞才終於等到逃出生天的機會,最後也真的採取行動,成功逃離納粹德國的魔掌。 (相關報導: 南韓洋公主,還是美軍慰安婦?29歲,墮胎26次,誰為她們寫歷史? 更多文章

索妮亞回憶說,她當時強烈希望活下去,從未放棄希望,也不畏懼挺身抵抗後可能會死亡。她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抵抗的準備來面對敵人,即使反抗可能失敗,但「世界將聽到我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