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沒有諂媚政府,所以我就有罪」武漢封城日記在中國被查禁,作者汪芳入選BBC「巾幗百名」

檢疫人員正在替一位武漢市民進行消毒。(美聯社)

2020年初,當一場突如其來的不明病毒襲擊了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城市時,武漢作家方方(本名汪芳)開始用日記形式對封城期間城中大事小情進行記錄。這既給世人打開了一扇關注武漢這座千萬人口城市的窗口,也給在疫情中的武漢和其他許多地區不安的中國人帶來了一絲慰藉。

而在新冠病毒擴散至全球,更多國家和城市被封城後,方方日記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國際關注,但也在中國為她招致了從官方到民間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大量批評,甚至是攻擊和生命威脅。她不再單單是一名用筆頭記錄人間事的寫作者,她的批評者稱她是「叛徒」,指她的日記「出賣國家」。

武漢自4月起已沒有本地新增病例出現。和許多武漢人一樣,方方的日常生活也逐步恢復。回看這場疫情給她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她稱目前無論是她的新作品還是舊作新版在中國都無法出版,她也無法在國內紙媒上發表任何文字,但她並不後悔。

「我的記錄中,無非同情了個體,批評了政府,也記下了抗疫的各種措施。當然我也強烈地呼籲追責,如此而已。我沒有義務去承擔這些辱罵和恐嚇,」她對BBC這樣表示。

憑借她在疫情期間的寶貴記錄,方方入選了BBC2020年「巾幗百名」名單。在與BBC進行的郵件專訪中,這位今年在中國經歷了爭議、壓力和關注之後的女性講述了她對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的經歷與思考。

「整個人類都應該吸取教訓,而不只是中國。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人類的無知與傲慢,讓病毒得以肆虐得如此之久如此之廣。」

疫情中的「呼吸閥」

方方在疫情期間的照片圖為疫情期間的方方在武漢時拍攝的照片

65歲的方方在中國本已名聲斐然。她的作品達100多部,其中大多數作品關注中國社會發展與變動過程中不同個體的命運,為她帶來了許多獎項與讚譽。她還可以說是官方文化體制內部的一員,曾擔任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

今年1月,來勢洶洶的疫情和突如其來的封城令讓億萬中國人陷入了恐慌之中。在媒體審查嚴格的中國,方方在武漢封城期間更新的一篇篇日記在官方話語之外給人們帶來了更多武漢生活的細節,使她成為了疫情期間中國互聯網上的話題人物。

在發表之初,她日記中對武漢日常生活的描述,以及對呼籲反思疫情擴散及要求政府追責的內容並沒有引起什麼爭議。

她曾在疫情之初直指這場災難有「人禍」因素。「我記錄下這些細碎,是要告訴那些有罪的人們:不是只有死者和病人承受了災難,我們所有的普通人,都在為這場人禍付出代價,」她在2月份寫道。

在被譽為「吹哨人」的李文亮醫生去世後,她在日記中稱「整個中國的人都在為他而哭」,引發許多中國人共鳴。在武漢人承受了極大壓力與恐慌的時刻,她還挑戰中國的互聯網審查稱,「親愛的網管們:有些話,你們還是得讓武漢人說出來……我們都已經被封在這裏十多天了,見到那麼多的慘絶人事。如果連發洩一下痛苦都不准,連幾句牢騷或一點反思都不准,難道真想讓大家瘋掉?」

官方媒體中國新聞社還曾在2月的報導中評價稱,她的日記用「平實的語言、生動的敘事、真切的情感、敢言直言的風格感染著每一位讀者」。

(相關報導: 上海爆本土新冠疫情!浦東機場相關確診已5例 更多文章

方方認為,她的日記在疫情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是因為這讓大家知道封城期間她與他們在一起,安撫了焦慮的人們,二是她可以明確體會到,她的日記對政府起到了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