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是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競選主打議題之一,而在大選中勝出的他,首波公布的內閣人選名單中,包括已經76歲的前國務卿凱瑞出任氣候變遷特使,《南華早報》24日引述中國專家說法指出,拜登政府有意藉氣候變遷議題來重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抱孫女簽署《巴黎協定》
2016年4月22日,全球超過170國的代表齊聚位於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簽署對抗氣候變遷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時任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抱著時為2歲的孫女伊莎貝爾(Isabelle Dobbs-Higginson)出席,代表美國簽署協定,並推文強調該協定是「談過最強大、有野心的全球氣候協定」。

凱瑞2015年在美國首都華府會見到訪的時任中國外長楊潔篪時,直言美國和中國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合作無間」,而在他擔任國務卿的5年期間,每年都出訪中國。拜登(Joe Biden)24日正式公開介紹首波內閣人選時表明,凱瑞是他「親密好友之一」,還說「對凱瑞的信任勝過其他人」。
The president-elect is right to rejoin the Paris Agreement on Day One. And he is right to recognize that Paris alone is not enough.All nations must raise ambition together, or we will all fail together. And failure is not an option. pic.twitter.com/RCxRy2M6vj
— John Kerry (@JohnKerry) November 24, 2020
「無國家能單獨對抗」
美國總統氣候變遷特使一職最早由前總統歐巴馬2008年設立,並由柯林頓時期的環保署長布勞諾(Carol Browner)出任特使,同時兼任白宮能源及氣候變遷政策辦公室主任,但2011年國會不再核准該辦公室預算,最後只能裁撤,業務併入白宮國內政策委員會(DPC)。
針對凱瑞被提名出任氣候變遷特使,拜登交接團隊23日表示:「這是國安會首次有主管氣候變遷議題的官員,反映拜登視氣候變遷為國家安全威脅的承諾。」凱瑞24日則稱,拜登強調沒有國家能單獨對抗氣候變遷,「美國也不例外」,直言「就職第1天就要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是對的」。

中國學者:重新加入非易事
現任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8月正式向聯合國提交退出《巴黎協定》的通知書,但該協定規定要生效3年後,簽署國才可退出,因此2019年11月4日交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退出通知書存檔,1年後退出協定正式生效,而拜登在競選期間就表明,重返《巴黎協定》是首要任務。
「凱瑞看來是很有經驗的官員,且對中國很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美關係專家陶文釗告訴《南華早報》,「提名他當氣候變遷特使,是創造中美合作的機會」。不過他亦稱:「我不認為凱瑞的任命會讓美國變回之前的立場,美國對重返的協定會進行協商,不論是《巴黎協定》、伊朗核協議或世界衛生組織(WHO)。」
Biden cabinet: naming John Kerry as climate tsar ‘may cool US-China tensions’ https://t.co/YeCFm7xrFu
— SCMP News (@SCMPNews) November 24, 2020
都想當領導者 中美競爭仍會持續
中國的美國議題專家余萬里表示:「凱瑞的任命顯示美國民主黨把氣候變遷視為要務的典型自由立場,且指派主管這事務的高階級外交官來強調此議題。」他認為,找回凱瑞負責氣候變遷議題,就是想要與中國進行合作,「提名凱瑞和其他熟面孔,讓中國及全球較能預測(拜登政府)走向」。 (相關報導: 史上最高齡美國總統,打拚半世紀登峰造極!拜登將力圖重振「後川普時代的美國」 | 更多文章 )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提醒,不論誰出任美國政府高階職位,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仍被競爭烏雲籠罩,「任命熟面孔官員可能讓部分經濟、外交問題緩和,我想科技、基本戰略和意識形態對立仍會持續下去,就算民主黨與中國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同陣線,但雙方都想當領導者,很容易陷入意識形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