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生活中常見各種推理謬誤,有些是刻意操作的結果,有些則是無心之舉。不論所圖為何,若能夠拆解結論、分析邏輯,便能準確判別混淆視聽的狀況,也就不容易被各種話術牽著鼻子走了!本文檢附兩個日常範例,請試著尋找線索,解出推理謬誤。
轉移注意力的手法
尋找謬誤的時候,請特別留意有些溝通者使用的推理,目的是轉移你的注意力、忽略最關鍵的理由。留意這種推理方式對你有幫助。比方說,「亂扣帽子」和「人身攻擊」謬誤會轉移我們的注意力,只關心某個人的特質,而不去看理由是否合理。本節將提供一些練習,說明如果我們提問:「作者是不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誤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他的謬誤。
練習
【競選演說】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你有機會選出代表這個偉大國家未來的女性。她為捍衛民主和我們的國旗而戰,為人果斷、自信又有勇氣,努力追求美國夢。她極富愛心,關心我們的孩子和環境,並曾協助這個國家邁向和平、繁榮和自由。請投這位善良天使一票,你的一票代表真理、願景和常識。
演說中的善良天使看來是個很棒的人吧?但是論述中並沒有提及這位女性參議員從政的任何細節以及政見立場,只是用一連串歌功頌德的字詞,企圖撥動選民內心深處的正面情感。我們稱這些歌功頌德的字詞為「光彩奪目的泛泛之論」(glittering generalities),因為它們都是展現積極光明面的空泛之談,可以根據讀者的願望而代表任何意思。
「光彩奪目的泛泛之論」引導我們認可或接受某個結論,卻不去檢視相關理由、證據或明確的優缺點。「光彩奪目的泛泛之論」和「亂扣帽子」的手法相同,效果卻相反,因為「亂扣帽子」是希望我們不必檢視證據,就做出負面的判斷。運用歌功頌德的詞彙,是政治人物常用的一種手法,用來轉移閱聽人的注意力,而不去看容易引發爭議的特定行為或政策。
【Fallacy!】光彩奪目的泛泛之論謬誤:運用含糊不清、訴諸情緒的歌功頌德詞彙,引導我們傾向於認可某件事,卻不仔細檢視相關的理由。
接著,我們來談另一種十分常見的轉移注意力手法。
練習
我不懂人們為什麼要對藥廠如此憤怒?它們只不過捏造了研究數據,降低了止痛藥傷害人體健康的實際危險而已。吃這些藥沒那麼糟,畢竟,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服用止痛藥,而且真的解除了疼痛!
真正的議題是什麼?不就是「止痛藥的安全性遭到誤導」嗎?但是如果讀者不夠小心,就會轉而注意「應不應該使用止痛藥」的議題。當作者或說話者將我們的注意力從原來的議題移開,就是顧左右而言他(red herring)。許多人都擅長「顧左右而言他」謬誤,如以下例子所述: (相關報導: 如何建立最基礎的邏輯思考力? (一) 不要急著當受害者 | 更多文章 )
媽媽:「妳和男友出門為何不老實說?」
女兒:「妳老是找我的麻煩。」
如果女兒的技倆得逞,議題就會轉移到媽媽是不是又在找女兒的麻煩,而不是為什麼女兒晚回家。只要你把真正的議題,以及需要哪一類證據來解決牢記在心,要找到顧左右而言他謬誤通常不難。
【Fallacy!】顧左右而言他謬誤:另提不相關的話題,把注意力從原來的議題轉開,並且藉由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議題,趁機「贏得」爭議。這種狀況中,進行順序如下:一、正在討論話題A。二、帶到話題B,彷彿話題B和話題A有關,但其實不然。三、捨棄話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