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陳其邁正在承受民進黨的惡果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高雄市長陳其邁意外成為最不被欣賞的六都市長。(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本周公布民調,出人意表的是,最不被欣賞的六都市長竟是高雄市長陳其邁,就任不到半年正在蓄勢待發的陳其邁,「不被欣賞」這個頭銜對他並不公平;但若是以數十年的黨政要員兼及總統蔡英文的關鍵策士而言,陳其邁若為當前政局承擔苦果,就沒有那麼無辜了 !

蔡政府4年 「從不用為認同道歉」到恐為認同獲罪

蔡英文擔任總統的一大弔詭之處是,蔡英文以形象理性溫和著稱,但台灣的政治對立在她任內不但毫無緩解,甚至有惡化趨勢,即使就蔡英文自己的標準,台灣的政治包容度也是退步的,蔡英文2016年競選時曾經承諾「只要我當總統,沒有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認同道歉」,這句話軟化觸動不少對民進黨有疑慮的選民,但是4年後的今天,台灣已到主張統一就可能被法辦的地步,繼大選前通過法網密佈的反滲透法之後,綠委甚至提案修法要求修改國安法,「國人不得為中港澳等境外敵對勢力做政治宣傳」,和反滲透法一樣,同樣是定義模糊而且輕易入人於罪,因為不論是一國兩制還是九二共識甚或只是主張統一,在綠營眼中,都已算是為境外敵對力力做政治宣傳。

從「不用為認同道歉」到主張統一可能陷法網,台灣已走到所謂的「不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的邊緣,民進黨人可以反駁的是,今日的中國已非4年前的中國,習近平霸權野心逐漸清晰,台灣當然要有不同的因應作為;然而,不論中國情勢如何惡化,台灣作為民主國家,有兩個底限是不能打破的,第一當然就是言論自由,在台灣有主張統一的自由,這正足以證明台灣的民主比中國高明,可以透過辯論而不是壓制,來決定國家體制;第二、我們也許可以不喜歡政治上的中國,但是就普世人權而言,沒有必要敵視中國人民,更重要的是,在台灣不少人仍有血緣中國及文化中國的羈絆,民進黨政府可以強化台灣文化及台灣認同,但如果仇中到連欣賞文化中國者都要被攻擊或入罪的地步,則是連思想自由都附之闕如,人們連最私密的那一分自由都可能被剝奪。

「不自由的民主」靠網軍推波助瀾

換句話說,台灣這5年來已從蔡英文理想中的「不用為認同道歉」淪落到大打認同戰,「認同戰」的危險在於:這是一場沒有下限的戰爭,何謂「親中」、何謂「賣台」,定義可以隨時位移,國家的敵人可以隨時「定位」;民進黨執政後,更是掌握了充分的詮釋權,當政治已習於要區分敵我,要找出假想敵或稻草人來凝固我群時,只要不順執政者的意,都可以是「親中」;前一陣子台灣有學者主張針對新冠疫情進行普篩,得罪意見不同的中央疫情中心,當時就有「普篩派」也是親中派的笑話。 (相關報導: 陳其邁成最不受歡迎六都市長 綠營黨政人士:民調變全國韓粉宣洩出口 更多文章

台灣走到這樣「不自由民主」的地步,並非蔡英文一人造成的,但網軍政治更推波助瀾讓台灣民主更惡化,蔡英文恐難辭其咎,就結果而言,蔡英文更是受益者;當網軍成群,24小時連番不間斷攻擊韓國瑜時,蔡英文總統大選時可以好整以暇,連政策都不必多談,蔡英文日前以民進黨黨主席身分在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大會演講,談台灣打假新聞的致勝之道時,她沒有透露的是,當政府針對批評政府民眾動用社維法威嚇時(多數遭法官駁回)、而有淪於警察國家之虞時,另一方面也有一群網軍隨時出動,打得對手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