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觀點:美國海軍C-37A行政專機離境後的一記馬後炮

這架機艉編號375之行政專機,其實是隸屬美國海軍駐夏威夷Hickman空軍基地之艦隊後勤支援飛行運輸聯隊分遣隊兵力。示意圖,圖為C-37A。(取自U.S. Air Force)

媒體報導美軍將領搭乘專機抵達松山,前來視察雙方之間「情報資產」⋯⋯⋯

首先要指出,這架行政專機曾有航空迷指稱其係隸屬美國空軍第15空運聯隊所轄第65空運中隊,進駐美國夏威夷州Hickman空軍基地兩架C-37A行政專機兵力,這個說法不正確,因為該兵力機體外表塗裝完全不同,相關資訊請各位朋友參閱 U.S. AIR FORCE 官網

這架機艉編號375之行政專機,其實是隸屬美國海軍駐夏威夷Hickman空軍基地之艦隊後勤支援飛行運輸聯隊分遣隊兵力(Fleet Logistics Support Wing Detachment, based at Hickam Air Force Base, Honolulu, Hawaii)。

美國海軍依據美國國防部第4500.56號行政指令,將該型機定位為軍種首長行政運輸專用機(Service Secretary Controlled Aircraft/Executive Airlift ),基本上是由文職海軍部部長、軍職海軍軍令部部長以及軍職陸戰隊司令專屬幕僚辦公室所控管之行政運輸座機,任務執行單位則是美國海軍艦隊後勤支援飛行運輸第一中隊。但依海軍部部長指示,特別有保留一架C-37A,亦是唯一一架該型機,進駐在夏威夷Hickman空軍基地,提供該戰區高階首長,執行行政運輸專機任務;這次前來臺北松山機場的專機就是這架機艉編號375,但卻沒有任何國籍、旗幟、符號或單位塗裝的專機;相關資訊請參看globalsecurity.org

說明完前述公開資料後,在此要提醒下列幾點:

1.該機來往松山進入與離開我方所管制空域,並非依循民用航空航道申請入出境,其所接受飛航管制與報到報離單位,亦與臺北飛航情報區飛航管制單位無關。

2.該機於松山機場起降進場與離場時,係接受空軍松山基地導引管制,其進場飛航路徑亦是由跑道另側切入轉向,再對正跑道進場降落,此與當日民航活動樣態完全不同。而其離場與出境亦是循同樣模式,此中奧妙所在,航空迷早已從監聽松山機場與基地塔臺通話中,參透其中玄機。

2020年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 II)訪團搭乘專機抵達台灣松山機場。(簡恒宇攝)
該機於松山機場起降進場與離場時,係接受空軍松山基地導引管制,其進場飛航路徑亦是由跑道另側切入轉向,再對正跑道進場降落,此與當日民航活動樣態完全不同。示意圖,圖為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 II)訪團搭乘專機。(簡恒宇攝)

3.儘管訪賓身份並未獲得證實,臺北與華盛頓雙方在臺北初步「政治操作爆料」後,並未再提出任何評論,而北京卻非常反常地低調反應,這其中透露出何種訊息呢?

首先要提醒是「北京反應強度與其在事先或該事曝光後被告知程度,是否具有關聯性?」這才是吾人要去思考此事重點所在。北京與華盛頓有其交涉通聯管道,檯面上擺出來的姿態會與檯面下所溝通協調程度相關,所以若是不想當被人擺佈的棋子,就永遠要思考其他兩方有沒有暗盤交易與默契。

其次就情報首長行程曝光來說,這在情報行政上是重大失誤,幹情報被合作對象曝光就是失風,後續還有沒有交易買賣能作?大家不妨思考其嚴重性。 (相關報導: 美國行政專機訪台3日今晚離台 外交部不證實、不評論 更多文章

再者就是媒體透過政治放話所刊登「視察雙方之間『情報資產』」,其實該辭語譯自intelligence assets,其意義為「涉及情報活動所涉及之儎臺、系統、裝備、作業規範、資料庫、檔案以及工作人員」;但是這個辭語在我國公文處理體系上並不多見,因此其出處就非常耐人尋味,究竟是源自雙方溝通來往信文,抑或是正式遞送文件?總而言之,就是對媒體放話者是個外行,在字面上透露出可能本身都不理解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