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園觀點:「台灣蘇格蘭格紋」─退休外交人員獻給台灣的心意

致贈出席我國慶酒會賓客「台灣蘇格蘭格紋」圍巾。(作者提供)

英國的蘇格蘭古時候曾經是一個獨立王國,與英格蘭的結合過程,始於當時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同時繼位為英格蘭國王(史稱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並且將他名下的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合併。1707年5月1日通過聯合法案,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併成一個國家,名為「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嗣後經過兩度改制,成為今日的「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Great Britain of United Kingdom and Northern Ireland),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組成)。

蘇格蘭與英格蘭歷來恩怨情仇不斷,其中仇怨似多過恩情!許多時候,蘇格蘭與歐陸各國關係,優於該等國家與英格蘭之互動,這點可自球類賽事明顯看出。在當地蘇格蘭人常去的酒吧,如果電視頻道在轉播英格蘭與法國球賽,你會發現在場的多數蘇格蘭人會熱情的替法國隊加油,尤其當法國贏得比賽的霎那間,蘇格蘭球迷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筆者在愛丁堡任職期間,為扶輪社(Rotary Club of Edinburg)社員,該社例於每週四舉辦午餐會,邀請講員進行專題演講(自己就曾應邀以「台灣與蘇格蘭」為題發表演說)。餐會結束前,主席(通常由社長擔任)照例會請與會者起立舉杯向國家元首(當時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敬,有位社友則從未起身行禮如儀。某次例行餐會,筆者恰巧與他比鄰而坐,他說家族中某位資深成員至今仍不願申辦英國護照,原因是要等蘇格蘭獨立後再持蘇格蘭護照出國。

1997年,英國首相Tony Blair領導的工黨政府為緩解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獨立呼聲,開始在三地實行「權力下放」(Devolution),賦予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議會及政府更大自治權,除國防、外交、總體經濟、全國性稅賦財政及外太空等事務仍屬英國政府及國會職掌外,與人民切身相關之區域經濟、交通、醫療衛生、教育訓練、體育及地方政府等事務,均由蘇、威、北愛三地自治政府完全治理。舉例而言,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英格蘭與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可就各自地區疫情現況而實施寬嚴不一之境內防疫措施;英國著名之公營醫療服務機構「國家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在英國四個地區各自獨立運作,互不隸屬。各地區英國人就醫均無須付費,惟在英格蘭持醫師開立處方箋至藥局取藥時,尚須負擔自付額,而在蘇格蘭則完全免費;另一顯例為蘇格蘭議會全票通過「生理期用品法」(Period Products Bill),自2022年8月15日起實施女性每月生理期間,可免費使用政府提供之生理用品,此項措施不僅先於英格蘭,且獨步全球。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女王離去之後,英國有了王后卡蜜拉 更多文章

1997年蘇格蘭施行Devolution後,起初係由蘇格蘭工黨(Labour)及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組成聯合政府。2007年主張獨立之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 SNP)以少數政府之姿執政,由MSP Alex Salmond出任首席部長。2011年議會選舉中贏得過半席次,取得完全執政,即更積極鼓吹以公投決定蘇格蘭獨立與否。2014年9月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保守黨政府授權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公投結果55.3%反對獨立,44.7%支持,獨立未獲通過。嗣因英國2016年6月「脫歐公投」過關(英格蘭長期疑歐,蘇格蘭則相對親歐),蘇格蘭SNP政府至表不滿。2021年5月蘇格蘭議會選舉,SNP在129個議席中取得64席,加上同樣支持獨立之綠黨,傾向獨立議員在蘇格蘭議會再次過半。首席部長Nichola Sturgeon宣布擬在新冠疫情過後,於2023年底再次舉行獨立公投。 當時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已予拒絕,新任Liz Truss首相也不給予祝福,預期雙方「在可預見之未來」恐將僵持不下,值得關注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