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專文:美國大選,如果按照中國的邏輯…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對決,在中國眼中卻是民主鬧劇?(AP)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如火如荼,正進入投票前的最後階段。遠在北京的中共官方喉舌,諸如新華社、《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評說美國大選,展開對美國民主制度汙名化的大轟炸。限於篇幅,本文只解剖其中數例。

該文以「兩位總統候選人都不太招人喜歡」為由,推出美國民眾已經厭倦大選的結論。試問:如果美國民眾當真厭倦了大選,何來超過一億人觀看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創下歷史新高記錄?另外,美國民眾不僅可以用言論、而且可以用選票來表達對政客的不喜歡,對比之下,中國民眾能否用言論、進而用選票來表達他們對領導人的不喜歡?

該文又以「主流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力挺克林頓」「但輿論的浪潮卻又沒能擋住特朗普(川普)的出線與崛起」來論證「原有的(美國民主)體制正在失靈」。然而,這恰恰是在美國這樣的民主制度下才能呈現的景觀:當人們厭倦了體制內的政客,卻可以支持一個體制外的新人來代表他們,挑戰現有政治格局,角逐總統寶座。

而在中國,如果有體制外的人出來挑戰現有政治格局,此人只有坐監獄的份,遑論成為候選人!且不說體制外的人,就連體制內的人,如果膽敢出來挑戰現有政治格局,也只會被當作「野心家」和「陰謀家」而慘遭整肅,前有林彪、陳伯達等人,後有薄熙來、周永康等人,要麼非正常死亡,要麼把牢底坐穿。

美國政治體制的活力與中國政治體制的僵死,由此可見一斑。失信、失靈的,恰恰是中國政治制度;失望、失落的,與其說是美國選民,不如說是毫無安全感而動輒需要百萬人安保的中共領導層。

說到「鬧劇」,筆者早有論述:民主的常態是鬧劇,鬧劇的結局是喜劇;專制的常態是默劇,默劇的結局是悲劇。這個悲劇,甚至可能大到「千百萬人頭落地」,如前蘇聯和中國的毛澤東時代。

標題之二:「美大選再創底線新低度」(新華社)

該文以特朗普的「錄音門」和克林頓的「電郵門」被炒作為由,推論出「黨爭無底線已然演變成道德無底線,」「令選民看到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所謂「錄音門」,指的是,特朗普於十一年前在更衣室的一段不雅言談,表現出對女性的不敬。如果說,特朗普的不雅言談就是「道德無底線」,那麼,中共高官流行的通姦與淫亂行動,是否還算道德有底線?那是更低還是最低?

所謂「電郵門」,指的是,克林頓曾誤用個人郵箱處理公務。如果說,克林頓用錯郵箱就是「道德無底線」,那麼,中共領導層及其家族的集體腐敗、大規模向外國轉移錢財,是否還算道德有底線?那是更低還是最低?

時值大選,特朗普和克林頓的個人操守被拿到放大鏡和顯微鏡下來讓公眾檢視,恰恰說明,美國政治,道德有底線! (相關報導: 陳破空專文:如果川普當選,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更多文章

標題之三:「美式選舉的比較優勢看來真耗盡了」(《環球時報》)

原來,中共從來就承認美式選舉具有比較優勢,為何從來不對中國民眾說明白?如今忽然說這個比較優勢「看來真耗盡了」,那麼,哪種選舉更有比較優勢?是朝鮮的勞動黨「選舉」?還是中共的人大「選舉」?(前不久爆出遼寧省人大賄選案,該省619名省人大代表中,454人靠賄選上位;該省102名全國人大代表中,45人靠賄選上位。目前還只是爆出了遼寧省的賄選醜聞,其他省市又豈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