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財富自由還有多遠?專家揭「財務狀態4階段」教你判斷,陷入前2個窘境只會被錢綁架

你眼中的財務自由是什麼樣子?(圖/取自Unsplash)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工作日」?

它的宗旨是什麼?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最重要的是,人們的生活為什麼以工作日為中心?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很少細想這些問題,只是接受「工作日」的架構就是生活的方式。

我首先要強調:你確實有選擇。你的生活不需要以朝九晚五或更長的工時來建構。

工作日是過時的想法。

大多數人工作是為了生存,但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工作日的基本概念就是用時間換取金錢。我們為了生存,被教導必須每週工作四十小時。除此之外—這是最可怕的部分—你也得準備把一生大部分時間耗費在工作上。

「花費」這個詞彙很有趣吧?花費你的時間,花費你的一整個星期,花費你的一生。我希望你開始把「花費」這個字眼改成「投資」。「投資」是為了改善你的處境而做的安排,而「花費」通常無法達成這個目的。討論這個概念前,得先打下基礎,你才會知道什麼是值得投入心力和時間的良好投資,因為不是所有活動都值得。

這麼多人被困在「工作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真的不了解財務自由的概念,以及如何運作。現在,讓我們花點時間做個簡短的練習,來闡明這個概念。

把一張紙放在面前,花點時間思考你眼中的財務自由是什麼樣子;寫下你聽到「財務自由」這幾個字時,腦海裡出現什麼想法。把你認為需要提及的所有內容都加進這份清單,花大約一分鐘做筆記,然後再次閱讀寫下的東西。接下來,仔細審視寫下的答案。如果你和跟我一起做練習的那些人一樣,大概會說財務自由對你而言意味著:

•能選擇每天想做什麼事

•能去旅行

•擁有想要的車子和衣服

•花時間與你想互動的人共處

•回饋你的社群

•零負債

•還清房貸

•更常陪伴家人

•銀行帳戶裡有一大筆錢

•再也不用為錢煩惱

•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以上都是「財務自由意味著什麼?」的典型答案。然而,正是這些答案讓人們永遠無法獲得財務自由。請記住,以上都是對事件的描述,雖然其中一些願望是高尚的,能帶來情感滿足,而且是有價值的目標,但並不是財務自由的正確定義。

財務自由並不是一種情感體驗。

財務自由其實是一個特定的數字,且遠比你想像的更容易取得。請容我說明:想確認你的財務自由數字,必須先審視自己的開支。對一般人來說,帳單是每三十天送上門。來看看過去三十天的帳單。

既然有這些每月開銷,你就必須每個月產出兩千九百美元來付清所有應付款項,而這個總數就是財務自由的數字。雖然本書的主題並不是被動收入,但我想指出,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財務自由數字,就能獲得力量。越是了解如何創造收入來抵銷與工作日無關的每月支出,就不再需要一整天都耗在工作上。這是實現一天工作6分鐘和財務自由的主要原則。

一旦確定了你的財務自由數字,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工作日之外產生收入。

泰芮是我在英國的學生。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她的財務狀況一團糟。她有強烈的創業精神,但每次創業都忙碌不堪,因為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要去向何方。她對自己及家人財務自由的想法都建立在過去的經驗上,完全沒辦法衡量是否取得進展。 (相關報導: 明明有在工作,為何存款少得可憐?10樣讓你越買越窮的東西,是小資族無法翻身的關鍵原因 更多文章

一旦明白財務自由是她可以努力實現的具體數字,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她成功地以這種方式建立生活和事業,現在也漸漸縮小現況和目標之間的差距。如今財務自由和富裕生活都在她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