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族群正在增加中,人稱為負翁,對於收入還不錯的中產階級,為了先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會選擇買房、買車,但是每個月的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費,不小心讓中產階級掉進了負產階級。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物質日趨豐富,人被物化了,這就使很多年輕人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錢只有被吃掉、玩掉、用掉,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每個人不經意成為房子、車子、信用卡的奴隸,拼命打拼,不過是為了各種各樣的債務,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通常他們有以下特色:
經常沒錢,經常借錢。賺的多,花的更多。喜歡超前消費,今天花明天的錢。
1. 超前消費
讓低收入戶,過著有車、有房的生活,在外人眼裡,他們快速搭上了中產階級的列車,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超前消費帶來的種種苦惱,恐怕從擁有房子、車子哪刻起,就永無止境地糾纏上了。
每個月的還款金額,讓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除此之外最擔心的是發生重大事故,花出去的錢就是潑出去的水,如果工作不順,收入降低,那麼生活就會陷入困境。
如此看來超前消費,無疑是隨時都有引爆的炸彈,事實上使用貸款消費,不但需要繳交利息,萬一遲繳還需要交滯納金,無形間讓自己的金錢慢慢流失。
2. 貸款購屋
多種超前消費中,貸款購物是最常見的,也是負擔最重的,不管口袋有多少錢,幾乎每個人都想盡早擁有自己的房子,銀行提供只需要支付頭期款的服務,就可以買下新居入住,這樣的誘惑,讓人忘記了隱藏的風險。
巨大的誘惑背後必然存在陷阱,首先購屋者要背負沉重的債務,銀行的利息,加上每個月還要多交一部分錢才行,對於生活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最終只能夠精打細算度日,即使如此每個月的薪水也所剩無幾。
3. 貸款購車
跟貸款購屋類似,也是借錢充門面的舉動,表面上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但是透過貸款、借錢方式購車,除了銀行的利息之外,還多了保養車子的費用、油料費、保險、罰款、停車費等等。
買車的人有很多種類型,但是基本上可以歸類為四種類型:
拮据型:
貸款買車後,經濟陷入困境,為了省錢,盡可能的少開車省油錢,盡可能地拖延保養週期,省不得花錢保養。
珍寶型:
不管多忙,總是不斷的洗車,利用各種方式保養車子,為此浪費大量時間、精力、財力。
玩車型:
熱衷於改裝汽車,那怕是一台破車,也能把它改裝成賽車。
跑跑型:
一整天都在開車,喜歡跑遍大江南北,輪胎與油料費驚人。
4. 刷刷信用卡
有些人有逛街買東西的嗜好,而信用卡正好滿足這個需求,即便已經沒錢了,依然可以用信用卡透支,今天花明天的錢,這是莫大的好事,每當心情好的時候,就會逛街買衣服及化妝品,當工作遇到不愉快時,也是用逛街買東西安慰自己,總之不管心情如何都得花錢,超前的消費,讓他負債上升,卻欲罷不能。
(相關報導:
月薪3萬該如何存錢?小資女用7招超另類省錢技巧,無痛月存1萬5
|
更多文章
)
信用卡一直是超前消費的催化劑,因為信用卡提供多種便利服務,有了這張卡,就算沒有錢,也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反正卡裡都是錢,甚至可以分期付款、小額融資,也促發了卡奴一族,不少人超前消費,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
5. 月光族
從無債一身輕,到超前消費,再到月光族,現代人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每個月賺的錢都花光光,只要開心就好,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些人被稱為月光族。消費無疑可以宣洩工作壓力,但是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供應才行,月光族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由於沒有任何的積蓄,缺乏理財知識,一旦出現重大變故,便立刻出現財務困難,從而走上負債一條路。
6. 為銀行工作
銀行可以說是促成超前消費的始作俑者,銀行向所有借錢者展開笑臉,信用卡讓銀行賺取巨大利潤,貸款服務讓購買、購車的人支付利息,讓他們為自己工作。
按規定購屋,提供銀行貸款,看起來是得到銀行的幫助,但是實際上是被銀行剝了一層皮,這樣的說法雖然有點難聽,但是卻是許多人的真實感受,按月還款造成的壓力非常沉重。
銀行不但使你負債,還要你購買相關保險,萬一有意外,銀行就向保險公司索賠,一旦你有還不起錢,就會被放入黑名單,從此以後所有的銀行都不會再借款給你。
7. 負債觀念
無債務不代表財務狀況良好,負債本身也不是一件壞事,重點是如何去掌握平衡。很多人對自己的財務狀況缺乏必要的分析能力,測算不出自己的還貸能力,造成更多的損失、壓力、甚至走進法院。
從根本上講,負債是理財概念之一,應該是現代社會中必須掌握的一門生存技能,有些人手上沒有多少錢,就敢買百萬汽車,卻無法準確估算未來的還款能力,結果只會落入負載的惡性循環中,專家建議,還款比例不得超過收入的25%,才不會影響生活品質,但是我個人建議不要超過10%。
8. 衝動消費
調查顯示,女性衝動消費比例高達45%以上,男性也達到15%以上,為什麼人們經常性衝動消費,主要是情緒、促銷、從眾心理、虛榮心四種因素影響:
情緒:
當人受到挫折、壓力時,心情變得糟糕、易怒、消極時,這個時候為了排解煩躁感,很多人會選擇逛物購物,心情就會好轉。
各種促銷活動:
促銷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消費者,使用各種降價、打折的優惠,很多人被勾起消費慾望,掏錢購物並認為佔了便宜,事後便產生後悔的心理。
從眾心理:
個人會服從群體,因此當流行某種商品時,大家都會跟風而上,這就是從眾的力量,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受到影響。
虛榮心:
愛面子是人之常情,他人有的我也要有,為此不顧個人財產狀況,與人比拚,雖然面子都有了,但是背後要默默忍受的還款壓力。
解決辦法:
購物前先列印清單,不買入計畫之外的商品。編列每個月預算。不要輕易相信推銷員的介紹。不要輕易相信降價優惠。盡量少帶錢出門。
快來檢視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犯了這些理財錯誤呢?(示意圖,pixabay)
9. 提高財商
財商高低並非天生,而是後天努力的結果,財商培養的理論,包括以下幾方面:
財務、金融知識(理解數字的能)。 投資知識、技術(錢生錢的能力)。 懂得為市場提供需求(為自己帶來利潤)。了解一定法律法規、稅務等知識(確保自己財產的安全)。
10. 解決負債的四個方法
對於一個負債的人來說,想要透過理財過著新生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背負巨額債務,日復一日的償還各種利息,還是有很多成功還債的案例,有一部分是靠著創業還債,但是創業能不能夠成功,其實是很難說,因此這邊提供,普通上班族建議的解決辦法:
整合你的債務:
首先本身在銀行要保持良好的還款紀錄,如果你利息較高的債務,你有房子可以用房貸做債務整合,如果沒有房子也可以用信貸,如果你本身有房貸及信貸,不妨可以詢問其他銀行,或許能轉移到更優惠方案,或是拉長你的貸款期數。
立即啟動你的儲蓄計畫:
擬定每個月的最低開銷,努力讓自己的花費不要超過最低開銷,分配儲蓄、還債、投資比重。
學習投資:
在負債的情況下,一堂課程數萬元,已經不是你能夠選擇的,更何況市面上的假老師非常多,主要收入是靠賣課程賺錢,不得不防,積蓄還不多的情況下,建議運用分批定存,等要有一點積蓄,千萬不能貪快,去學習股票當沖、權證、選擇權等等,先學簡單的海外ETF投資法,紮穩根基,未來再考慮進一步學習高報酬工具。
盡可能的省錢:
如果你能夠關注以上四點,相信不久的將來,債務會逐漸消失,財富會不斷累積,從負債轉變成為富人。
11. 心態決定命運
積極心態是成功的黃金定律,在財富路上,如何擺脫富翁枷鎖,成為真正的富翁,心態引發決定性的作用,在負債的情況下,每個月沉重的壓力,想法不免會充滿負面思維,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是無法進行財富革命的,建議可以試著用以下建議解決:
學習投資並執行。(投資是希望的種子)靜下心,寫下你的負面想法。(發洩情緒)重新用正面的方式去思想。(將困境轉變為助力)
12. 投資觀念
不少人把投資當成是重點,認為只要投資未來一定會賺錢,但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做了投資回報卻不盡人意,金錢打成水漂,不但沒有賺到,還賠光了本金,債台高築,事實上投資因子分為三個部分,報酬率、本金、時間 :
報酬率:
寧願賺少,也不能賠大,持續的穩定收益,遠遠優於大起大落的收益。
本金:
合理的配置資金,各種不同的投資工具,隨著報酬率、投資期限不同,所分配的資額都不同,除此之外,開源提高收入,不追求報酬率的做法,不但可能加速財務自由速度,風險也低了許多。
時間:
盡可能的盡早投資,讓複利效應發揮效果,時間長短的差別,懸殊差異之大。
保險理財:
想到負債,我就想到我剛開始上班的第一年,剛拿到信用卡後,不知不覺就刷了很多東西,每個月卡費金額超過2萬,還不能去超商繳費,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確實不太懂債務的概念,被債務搞到每個月壓力很大,再背負債務的情況下,儲蓄比例自然就會下降,雖然有存錢,但是與我現在的存錢比例差很多,以前可能只有存40%,現在我存80%,存錢效率是以錢的兩倍,加上投資複利效應,未來的差距會更大。本文經授權轉載自DIO致富教室,更多內容請至粉絲專頁。(原標題:被負債壓的喘不過氣嗎?為什麼會有負債,以及解決負債的四個方法。)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