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第一批到綠島的政治犯、他辦《王子》雜誌守住台灣漫畫命脈 蔡焜霖獲金漫獎特別貢獻

《王子》雜誌創辦人蔡焜霖,昨獲頒金漫獎特別貢獻獎。(文化部提供)

「他在1966年,政府要審查漫畫那一年創辦了《王子》雜誌,但很多年輕朋友可能不知道,他也是台灣第一批坐著船,被送到綠島的政治受難者。」當主持人說這句話時,坐在台下第一排的蔡焜霖雙眼凝視前方,心思彷彿飄到了遙遠的地方。

第9屆金漫獎,昨(2)日晚間於台北文創大樓舉辦頒獎典禮,除表彰優秀本土漫畫人才外,也頒發特別貢獻獎給高齡88歲、人稱「白色王子」蔡焜霖。

20180702-白色恐怖受害者前輩陳欽生(左一)、蔡焜霖(左二)高唱悼念陳文成博士。(陳韡誌攝)
蔡焜霖(中)是第一批綠島的政治受難者,被關近10年。圖為他7月悼念白色恐怖受害者陳文成。(陳韡誌攝)

「各位部長,貴賓,我本來就是個膽小鬼,現在非常驚慌,還不知道怎樣表達心裡的謝意跟感動。」蔡焜霖上台領獎致詞時,首先這樣說道。隨後侃侃談起他充滿傳奇的一生,這段故事,卻絕不該用「膽小」來形容。

蔡焜霖1930年生於台中清水,高中畢業後在清水鎮公所上班,原來是打算先存點錢繼續念書,豈料威權時代下世事難料,一天在公所上班時,突然就被憲兵抓到台北軍法處看守所,而後在新店看守所、保安處輾轉關監,在拷打和電擊中度過了8個月。

綠島監獄關10年

「就是高中愛讀書啊,參加過讀書會。」人在台中的蔡焜霖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怎麼會跟所謂的「台北電信局案」牽連,事後想來,可能是當權者急於結案,於是「被撿一撿放一起」,而後他更被押到綠島關了將近10年,成為第一批綠島的政治受難者。

當蔡焜霖出獄的時候,世界已經和過去不大相同。將近10年歲月,他不只經歷了獄中的折磨,更經歷「綠島獄中組織案」;1953年,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荒謬的決定下,10幾名不願在身上刺「反共抗俄」標語的政治犯,因遭到當局構陷叛亂,而被槍決,其中包含蔡焜霖的難友蔡炳紅、楊俊隆,往後每每公開提及,蔡焜霖的神情都會罩上一層憂傷。

蔡父自殺「一輩子的痛」

火燒島一蹲十年,出獄時是1960年,搭著漁船回到台東、再由鐵路經高雄回到台北,踏入家門,聽到的卻是父親已經過世了,么弟告訴他:「就在你被送往火燒島次一年,他老人家自己了斷了生命。」蔡焜霖說,那是他一輩子的痛。

之後生活的苦難更未停止,肅殺的年代對政治犯異常嚴苛,蔡焜霖做過飯店服務生、漫畫出版社編輯、報社編輯,但每每應徵上工作,警察便如影隨形地前來盤查,連他考上台北師專,都被校方以「不許匪諜入學」為由拒絕入學。

「所謂出獄,只不過從一所範圍較小的監獄移調到較大的監獄而已。對我們這種一旦被貼上『匪諜』標籤的人,真正的自由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少年書呆子牢獄之歌》,蔡焜霖著

在國小恩師介紹下,蔡焜霖到當時與「學友」並稱兩大兒童雜誌社的「東方少年」擔任編輯,2大雜誌之後不敵市場壓力收攤,轉型為專做漫畫的文昌出版社。蔡焜霖說,當時他們培養來自台灣各地17、18歲的年輕漫畫家,並致力讓漫畫進入家庭、進入學校。 (相關報導: 上溫柔的勇氣—蔡焜霖牢獄與思念之歌 更多文章

時光來到1963年,蔡焜霖打算轉換領域學習更多技能,時任國華廣告總經理許炳棠欣賞他流利的日文能力,而雇用他當廣告撰文員。如今談起許炳棠,蔡焜霖語氣之間仍滿懷感激,他說那是因為,當時警察到公司查人,許炳棠直接拍胸脯擔保這個「匪諜」做事認真,叫他不要擔心。

文化部15日上午於凱達格蘭大道白色恐怖紀念碑廣場,隆重舉辦「解嚴30週年紀念會」,邀請戒嚴時期遭受人權迫害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近百名共同參與,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前輩蔡焜霖先生在解嚴三十周年紀念會致詞。 (文化部提供)
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在解嚴30周年紀念會致詞。(資料照,文化部提供)